零售藥店是一門高客單價,低頻次消費的生意。典型藥店場景:位于社區周邊,面積100m2,日來客50~60人,日成交單數40~50單,客單價67元,毛利率30%;低頻消費是因為治療疾病需求本身低頻,另外和國內藥店經營品類多元化不足,慢病患者外流不足及藥店過密也有關系。
國內藥店多元化水平較低。中國藥店以銷售醫藥品為主:處方藥、OTC、醫療器械和中藥飲片合計占比高達85%。其中OTC、醫療器械和中藥飲片周轉率較低。相比美國,中國藥店處方藥占比偏低,但高于日本藥妝店:中國醫藥未分家,流出院外處方藥僅占11%。在美國處方藥是重要的剛需吸客品種。 相比日本藥妝店,中國藥店非藥品類占比低:中國藥妝護膚、保健食品和日用雜貨僅占收入15%,而日本合計占比高達62%。慢病處方藥、藥妝和日用品均為高周轉品類:中國藥店低周轉主要是多元化水平低,根本原因是對醫保依賴程度高,電商發展速度快。
藥店為何能穩定高成長?內生外延均具備優勢藥店零售老店增速較快:一年以上老店增長12%,上市公司普遍7~10%。處方外流貢獻客流增長:+2%;專業服務能力提升提升客品數:+2~4%? 品單價提升:+~4%;藥店集中度低,無論新開店還是并購都存在較大空間;政策支持、藥店醫保資質可保護藥店經營受電商沖擊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