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光伏之單晶硅片-大尺寸薄片化促革新(25頁)

硅片環節:大尺寸硅片降低長晶成本。大尺寸硅棒單位質量拉制速度更快,生產效率提升導致單瓦硅片能耗、折舊、人工等費用降低。以目前通用的 8 英寸拉晶為例,在 450公斤裝料量下,單晶拉棒長度已達 5.2 米,在廠房空間、設備尺寸等因素的約束下已基本達到極限。而如果采用更大尺寸的 12 英寸拉晶,450 公斤裝料量下拉棒長度僅為 2.6 米,為進一步提升單晶爐裝料量、降低單位長晶成本提供了空間。

電池環節:大尺寸硅片攤薄單瓦非硅成本。電池生產設備單位時間內加工量一定,大尺寸硅片能夠充分挖掘設備潛力,提高單位時間內出產電池片功率。盡管電池片非硅成本隨硅片尺寸提高而上升,但兩者上升幅度并不成比例,因此大尺寸硅片的應用能夠顯著攤薄電池片非硅成本,尤其是折舊與人工成本。

光伏硅片源于半導體材料,長晶平臺已由 6 英寸發展至 8 英寸。光伏硅片早期規格對標半導體硅片。在 2010 年之前,單晶硅片主要以對邊距 125mm(6 英寸長晶)的小尺寸硅片為主,并有少量對邊距 156mm(8 英寸長晶)的硅片。2010 年后,156mm M0 硅片的比例越來越大,并成為行業主流,125mm 的 P 型硅片則在 2012 年后基本被淘汰。此后,行業開始嘗試在 8 英寸長晶平臺的基礎上對硅片尺寸做微小增加。2013 年底,中環股份、隆基股份等五家企業聯合發布了 M1(156.75-f205mm)與 M2(156.75-f210mm)硅片標準,在不改變組件尺寸的情況下,M2 通過提升了硅片面積(提升 2.2%)使組件功率提升了 5W以上,迅速成為行業主流并穩定了數年時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