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中國咖啡-現磨市場引入競爭活力(31頁)

中國自古以茶為飲,咖啡文化長時間處于漫長萌芽期。在較長的時間內,中國的咖啡館被星巴克等海外連鎖品牌或者小眾的獨立咖啡館兩類模式主導,對于品牌的追求大于口味,對于環境的計較多過價格,更接近于體驗經濟。

中國咖啡文化發展與日本具有類似軌跡,新零售推動普及提速。與我國文化相似的日本也經歷了精品咖啡逐漸取代速溶咖啡,便利店咖啡逐漸興起的過程。我國咖啡市場雖然落后于日本 20 年起步,但是發展較快。雖然按目前經濟條件,短期內不會達到日本的頻率,但借助覆蓋線上線下的新零售模式,咖啡普及化進程可能在對比期內更快。

互聯網咖啡品牌有效降低咖啡文化門檻。14 年后出現的連咖啡、瑞幸等互聯網咖啡品牌,使用“中檔品質+低檔價格”的產品,適應生活節奏的外賣配送方式和互聯網營銷模式,將咖啡從還不夠普及的文化象征還原為一種受歡迎的大眾消費高品質飲品。2018 年中國咖啡生豆的消耗量達到 22.95 萬噸,7 年 CAGR 達到 21.74%,遠超全球 2.53%的一般水平,國人年平均咖啡消費杯數為 6.2 杯,五年時間翻了一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