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醫藥外包行業專題-中國市場紅利(16頁)

從供需關系看醫藥外包產業:我們買的是什么。如我們之前的報告《泰格醫藥深度報告:多業務盈利能力釋放,確立未來景氣度持續》及《康龍化成深度報告:能邊界突破、規模性逐步體現的全球 CRO 公司》所述,醫藥外包的需求本質是面向創新藥研發的。而出于低成本、高效率、專業化分工的訴求,醫藥研發外包是全球化產業鏈的一環。

工程師紅利+中國市場紅利,是國內醫藥外包行業兩個不一樣的驅動因素。產業鏈轉移:藥物發現 CRO 產業轉移趨于成熟,CMO 仍處于產業轉移初期。在過去的 20 年中,基于中國的工程師紅利,醫藥外包行業呈現向新興市場轉移的趨勢,特別是研發早期的外包需求,轉移趨勢明顯。其中,非監管領域的早期藥物發現 CRO 產業轉移較早,節奏較快。目前,國內的藥明康德和康龍化成已經是全球藥物發現 CRO 體量第一和第二的企業,發展階段也趨于成熟。而 CMO 領域涉及到 cGMP 的監管,仍處于產業轉移的早期,Business Insight 數據顯示,2011-2017 年間,中國 CMO 市場規模全球占比從不足 6%上升到了 8%,預計 2020 年將達到 9.7%。

藥明康德和泰格醫藥其實是兩類完全不一樣的公司?國內醫藥外包公司境內外收入的比較,體現了公司內在成長邏輯的極大差異。同時,國內 CRO 和 CMO 的海外收入亦可見端倪。對于大部分早期藥物發現 CRO 及 CMO 公司,海外收入貢獻占據較大比例,意味著中國是醫藥外包產業鏈轉移的重要區域,更體現了該產業是全球產業鏈的一環,相關公司的競爭力取決于其全球產業鏈的參與程度,從數據上看,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凱萊英等公司均起家于全球產業鏈的競爭,直接切入全球醫藥創新供應鏈體系。但從收入同比增速的角度,我們也發現,過去三年國內業績基本呈現更快的增速,這也說明中國醫藥創新產業的崛起過程中外包需求的增速遠高于海外,且已經參與全球競爭的醫藥外包公司在國內外包業務承接上更具優勢,比較明顯的就是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凱萊英等推出的打包服務或一體化賦能平臺,更契合崛起中的國內長尾客戶的需求;但其中,我們也要區分類似泰格醫藥、昭衍新藥等初步切入全球創新供應鏈的公司,此時基于本土的比較優勢,其國內業務的占比或增速快速提升,體現了其核心增長邏輯更多的受益于中國市場紅利而非的轉移,其競爭力的分析完全不同于藥明康德、康龍化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