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低軌通信衛星-帶動千億規模市場(29頁)

衛星通信技術。衛星通信技術(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是一種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來轉發無線電波而進行的兩個或多個終端之間的通信。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電子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了衛星移動通信的進步。衛星通信具有覆蓋范圍廣、通信容量大、傳輸質量好、組網方便迅速、便于實現全球無縫鏈接等眾多優點,被認為是建立全球個人通信必不可少的一種重要手段。

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基本構成。低軌衛星通信系統主要由空間段、用戶段、地面段、公用及專用網絡四部分等組成。在若干個軌道平面上布置多顆衛星,由通信鏈路將多個軌道平面上的衛星聯結起來。整個星座如同結構上連成一體的大型平臺,在地球表面形成蜂窩狀服務小區,服務區內用戶至少被一顆衛星覆蓋,用戶可以隨時接入系統。低軌衛星通信可以在用戶段直接與單一地面終端連接,也可以通過地面關口站與地面公共網絡連接。

低軌通信衛星固有特點決定其更適合現代通信。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在通信、電視轉播等方面的應用已經趨于成熟,它的缺點越來越明顯,如體積大、重量大,需要大型助推火箭,發射準備時間長,只有一個軌道面,可容納衛星數量有限,不能覆蓋極地地區,距離地球遙遠,通信延遲長,波束覆蓋區大,頻譜利用率低,容量有限,終端發射功率大,不易小型化等。相對 GEO 衛星通信系統,低軌衛星通信系統有諸多優勢,對用戶而言,通信時延縮短,數據傳輸率提高,終端重量、體積、發射功率與普通陸地移動通信終端相差無幾,還可以與陸地通信系統兼容,真正做到全球無縫接入。對運營商而言,衛星體積小、重量輕,利用現代發射技術可以一箭雙星/多星同時發射入軌,系統頻譜利用率高,容量增大,因此,隨著衛星制造技術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的逐漸旺盛,低軌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方興未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