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電網新能源消納-風電新周期爆發(30頁)

風光裝機新增量占比繼續維持 50%以上提高至 52.8%,存量占比逼近 19%。中電聯 2018 年的數據快報顯示,截至 2018 年底,我國發電裝機總容量已達到 1899.67GW,同比增長 6.8%。其中,風電、光伏裝機比例達到了 18.89%,較 2017 年提高了 2.35%。從新增裝機上來看,新增發電裝機 124.39GW,風電、光伏各新增 21GW、44.73GW,合計 65.73GW,占比新增裝機量的 52.8%,較去年的 50.9%有所增長。但風光新增裝機量同比去年微降 4.27%,2017年風電光伏合計新增裝機 68.09GW,主要因光伏受到政策影響 17 年分布式裝機量暴增,而 18 年政策調整波動較大而導致下降較多。

我國風電、光伏年新增裝機總量繼續維持“第三季臺階”。從 2013 年,我國光伏裝機進入規模化發展開始,我國風電、光伏的新增發電裝機容量,歷了三個臺階。第一級是 2013、2014 年,光伏、風電裝機量各有漲跌,但總量均逼近 30GW。第二季臺階是 2015、2016 年,風電、光伏先后搶裝,兩年的新增裝機總量均突破 50GW。2017 年,中東部地區分布式光伏裝機量大幅提高,風電+光伏裝機總量逼近 70GW,裝機總量達到“第三級臺階”,2018 年風電家光伏裝機量達到 65GW,繼續維持“第三級臺階”,并有進一步提高的可能。

東北地區靈活性改造、調峰市場化改革,風電投資監測預警全面轉綠。2014 年 9 月,東北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啟動,2016 年 11 月,東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專項改革試點工作啟動。與此同時,2016 年 6 月、8 月國家能源局下達了兩個批次的火電靈活性改造試點通知,這兩批火電廠的總裝機容量總共了 17GW,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在市場機制建設完善、電廠技術改造的雙重促進下,東北地區調峰市場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從 2017 年開始東北調峰市場正式啟動,東北地區在冬季供熱期的風電棄電率得到了大幅緩解,2018 年東北三省的棄電率已全面進入個位數區間,重新打開了風電裝機空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