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主要宏觀因素對美國車市影響之分析(45頁)

1929-2017 年美國 GDP 復合增速為 3.3%。1934-1936 年,1941-1944 年 GDP 復合增速在 10%以上;1929-1933 年與 1945-1947 年美國發生經濟危機,GDP 年增速為負。進入 20 世紀 70 年代后美國 GDP 增長趨緩,第一次石油危機和第二次石油危機也曾引起 GDP 負增長;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2008 和 2009 年 GDP 增速分別為-0.1%至-2.5%。

1929-2017 年,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總體呈持續增長趨勢。1929-1933 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從 685.9 美元跌至 369.2 美元。1941-1943 年,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從 716 美元躍升至 1,020 美元。1973-1981 年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從 4,758 美元增至 9,822.7 美元。受 2008 年金融危機影響,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從 2008 年的35,906 美元下滑至 2009 年的 35,500 美元。

新車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與 GDP 增速高度相關。當經濟下行,GDP 增速放緩時,新車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下降,例如 1969 年經濟衰退、三次石油危機經濟下滑、2008 年金融危機時,新車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當經濟企穩時,新車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有所回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