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囚徒的癥結-4+7 醫藥集采的路在何方(15頁)

需求與壁壘決定醫藥行業估值不會化工化。最近幾周醫藥股大幅下跌,我們認為其源于“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以下簡稱“集采”)。盡管短期內板塊仍有壓力,且搜狐等媒體發出疑問,醫藥股估值會否向化工行業靠近?對此,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工作是在一片混亂中撥云見日,找出真正影響行業的變量,以及變量變化時我們該如何做出投資的決策。

本次集采的最終目的是形成醫保支付價格。如果要探究這個,我們首先需要了解這次集采的背景和真實目的。簡要來說,我們認為本次集采的最終目的是形成醫保支付價格,從而改變醫改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醫保的定價能力。過去 20 年,醫保作為中國醫藥市場單一最大買單方,我們認為其決定了這個市場 60-70%的增長,也帶來了醫藥行業的黃金 20 年。但是問題在于這個最大買單方只管收錢和支出,不負責談判,所有的價格制定權都不在醫保。而世界上各個國家的醫保,都要執行誰買單誰談價格,但中國醫保并非如此。

單一貨源+最低價+帶量是導致囚徒困境的核心原因。我們認為導致這一次集采和中國歷史上多次招標降價不一樣,出現劇烈降幅的原因,其核心在于 9 個字:帶量、單一貨源、最低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