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采方案中的“雙信封”模式系全國首次出現,并要求量價掛鉤。對除限價掛網藥品(邀請招標或詢價采購)、獨家藥品(單獨議價)和低價品種(邀請招標或詢價采購)外,主要采用技術標、商務標的“雙信封”方法公開招標采購,實行量價掛鉤。原則上一種基藥的品規只中標 1 家生產企業,獲得全省所有基層醫療機構市場份額。但對采購量需求大的,分成 2-3個片區分別招采,確保中標企業獲得該片區內所有市場份額。同時,貨款結算上,確保從交貨驗收到收到付款時間不超過 30 天。
雙信封模式中,技術標審評藥品質量及可靠性,通過者進入商務標,價低者中標。在技術標審評中,主要對投標藥品質量及質量可靠性(GMP 資質、質量類型、生產規模、銷售額、行業排名、市場信譽、不良記錄等)相關指標,實行百分制評標(見下表)。隨后按照同一品規藥品技術標評分高低,根據投標數量確定進入商務標評審的藥品數(見下圖,技術標投標藥品數量≤2 個,全部進入商務標評審;投標數量在 3-5 個之間,排名前 60%的藥品進入商務標評審;投標數量≥6 個,排名前 50%的藥品進入商務標評審)。同時帶有地方保護特色,本地企業技術標合格的直接進入商務標。最終在商務標環節,原則上以最低報價確定擬中標藥品。若最低報價高于采購參考價或 11 外省平均中標價,同一廠家同一產品不同區域報價不一等情況,由專家確定是否進入議價程序。我們注意到在當時的雙信封模式中,只要通過技術標進入了商務標,不同公司產品質量間的差別對于是否能中標沒任何影響,只有價格最低的產品能中標。
隨后,安徽對基本藥物目錄補充品種和限價品種的采購金額占比給予限制,以進一步減少醫療支出。11 年 2 月 12 日,安徽省發布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補充藥品采購目錄》。對于需要配備使用補充藥品的(補充目錄共 297 個品規),實行一體化管理的行政村衛生室和政府舉辦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配備使用補充藥品的采購金額占每月總采購金額比例≤10%,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使用補充藥品的采購金額占當月總采購金額比例≤30%。2011 年 5 月 31 日,發布的《安徽關于規范采購使用基本藥物限價藥品的通知》中,要求以縣(市、區)為單位限價藥品采購金額原則上控制在總采購金額的 5%以內。安徽基本藥物限價藥品處于動態調整中,現有品規 41 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使用量少但是必須的藥品,這部分藥品的招標方式是限價掛網。一類是獨家品種,這部分藥品的招標方式是單獨議價。這兩類產品的共同點是降價幅度小。可見,安徽省的基藥規定非常細密,不僅要求基層醫療機構只能采購基藥,而且對采購偏貴的基藥都做出嚴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