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創新藥系列之-腫瘤靶向藥全解讀(82頁)

創新藥物從“中國新”轉變成“全球新”。創新藥物是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的藥物。相對于仿制藥,創新藥物強調化學結構新穎或新的治療用途。2016年CFDA 發布的《化學藥品注冊分類改革工作方案》對當前化學藥品注冊分類進行改革,對新藥的定義從“中國新”轉變為“全球新”,新藥必須是境內外均未上市的創新藥(1 類)或改良型新藥(2 類),并進一步分為1 類新藥(創新藥)和2 類新藥(改良型新藥)。

激勵法規助推新藥研發。由于創新藥物研發具備“高投入、長周期、高風險”的特性,巨額的資金投入是保證創新成果的必要條件,創新藥物研發的資金投入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企業自有資金、政府財政撥款以及金融機構融資,國家政策和財政投入在我國創新藥物研發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創新藥物政策紅利收獲在即。臨床前研究階段,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確定的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支持下,一批重大創新藥物誕生。截至“十二五”末,累計90 個品種獲得新藥證書,其中包括手足口病EV71 型疫苗、Sabin 株脊灰滅活疫苗、西達本胺、阿帕替尼等24 個1 類新藥,是專項實施前總和的5 倍;技術改造200 余種臨床急需品種,涉及15.3%的國家基本藥物,藥品質量明顯提升;在肺癌、白血病、耐藥菌防治等領域打破國外專利藥物壟斷。

腫瘤發病狀況形勢嚴峻。腫瘤是機體在各種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某一個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其克隆性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分為良性和惡性兩大類。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良性腫瘤細胞的異型性不明顯,一般與其來源組織相似;而惡性腫瘤常具有明顯的異型性,又稱癌癥,是細胞不正常增生,且這些增生的細胞可能侵犯身體的其他部分。依據不同的系統和器官,可分為頭頸部癌癥、呼吸系統癌癥、消化系統癌癥、泌尿系統癌癥、骨骼系統癌癥、血液系統癌癥、婦科癌癥(乳癌、子宮體癌、卵巢癌、宮頸癌、外陰與陰道癌)及惡性黑色素瘤等其他類型癌癥。

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飛速發展。根據 IMS 數據顯示,抗腫瘤藥自2007 年超越降血脂藥物后,銷售規模一直處于全球醫藥市場前列。由于腫瘤藥物研發如火如荼,新型抗腫瘤藥物持續進入市場,使得抗腫瘤藥物市場迅速擴張,在疾病治療領域必然繼續占據顯著優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