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腫瘤是醫藥行業本輪創新周期的核心驅動力。我們于2018.01.10發布的創新藥深度報告《創新藥研發周期理論、創新藥研發回報率研究》提出本輪創新藥大周期核心驅動力為攻克癌癥,而創新藥研判需要綜合研發、臨床及市場數據,為此我們特推出腫瘤創新藥系列專題——以中美臨床指南為基礎,參考大量文獻,分癌種研究梳理,旨在探索靶向治療方向,供各位投資者參考。
白血病簡介。白血病與淋巴瘤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相同點在于,二者同樣是白細胞(導致淋巴瘤的淋巴細胞也是一種白細胞)癌變導致的;不同點則在于白血病并不固定在一個地方形成一個實體瘤,而是彌漫在整個血液循環中。根據發病細胞的不同,白血病可以分為淋巴性白血病和髓細胞白血病,而這兩種白血病各自根據發病急緩又可以進一步分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以及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
淋巴瘤/白血病各亞型患者比例。淋巴瘤的亞型主要分為霍奇金淋巴瘤(10%)和非霍奇金淋巴瘤(90%):霍奇金淋巴瘤中以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為主要亞型(占霍奇金淋巴瘤的90%);非霍奇金淋巴瘤種類繁多,中國患者比例較高的是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邊緣區淋巴瘤(MZL),結外NK/T細胞淋巴瘤(ENKTL)等,而美國則患者較多的則為多發性骨髓瘤(MM),小細胞淋巴瘤(SLL),濾泡性淋巴瘤(F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