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年轉運量來看,危廢跨省轉運最活躍的地區為華東地區。轉出危廢最多的省份為:浙江(181 萬噸)、江蘇(150 萬噸)、山東(44 萬噸);轉入危廢最多的省份為:安徽(120 萬噸)、江西(93 萬噸)、河南(54 萬噸)。
從全年凈轉出量來看,中部地區呈現“洼地效應”,即危廢大量轉入中部地區。從工業總量與結構上看,原因在于:東部地區工業發達,山東、江蘇分別位列 2016 年危廢產量第一、二;西部地區有色、焦化行業等發達,產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如甘肅、云南產廢強度均大于 200 噸/億元,而中部地區產廢量和產廢強度相對較低。
從危廢跨省轉運的種類來看,集中度 CR5 高達 80%。轉運量最大的前五種危廢分別為:含汞廢物(263 萬噸)、其他廢物(184 萬噸)、表面處理廢物(106 萬噸)、精(蒸)餾殘渣(64 萬噸)和有色金屬冶煉廢物(45 萬噸)。
從單次轉運來看,大多數跨省轉運單次重量小于 1000 噸。以江蘇省 2017年危廢轉出為例,統計案例共 2726 次,其中單次轉運大于 1000 噸的為 351次,占比僅 12.8%。而從年度總轉運量來看,大多數省級轉運年轉運量小于1 萬噸。
全國危廢跨省轉運年流量大于 10 萬噸的路線集中于東部。共計 10 條年轉運流量大于 10 萬噸路線中,7 條發生在華東各省之間。其中山東、江蘇、浙江為主要轉出省份,江西、安徽為主要接收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