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號布局加速,兼容互操政策利好。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間的任何地點為用戶提供全天候的 3 維坐標和速度以及時間信息的空基無線電導航定位系統。GPS 作為 GNSS 鼻祖已經服務近 40 年,并從最初的軍用開始切入到全球的民用位置導航服務,開始成為現代信息技術不可或缺的高精度 PNT 信息來源。
技術助推產業成熟化,鋪墊千億市場空間。北斗衛星導航產業鏈可分為五個關鍵環節:1、衛星制造;2、衛星發射;3、地面設備;4、衛星導航應用;5、下游市場。
產業鏈中游產值最大,下游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據《2018 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7 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達 2550 億元,較 2016 年增長 20.4%,其中北斗貢獻了超過80%。各環節均有所提升但增速不同,中游和上游受到芯片、板卡、核心器件、終端設備價格下降的影響,產值增速較去年進一步放緩,在全產業鏈中占比仍然呈現下降趨勢。
芯片:鞏固北斗核心基礎,北斗三 SoC 芯片自主可控。衛星導航芯片是終端接收機的核心模塊,其中射頻部分對微弱的模擬信號進行接收、濾波、放大、變頻及放大,其性能決定了后續信號處理的效果。基帶部分則實現對碼信號的解算,其中相關器模塊實現對碼信號的“讀取”。
北斗板卡:技術突破降成本,“一帶一路”拓空間。板卡是利用導航芯片、外圍電路和嵌入式控制軟件,制成帶輸入輸出接口的板級產品,用戶利用這個模塊結合應用需求能夠開發各種應用。北斗芯片及板卡的功能相當于電腦的 CPU 與主板,用于信號接收后的解調和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