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巨大而分散。餐飲行業作為滿足居民“衣食住行”四大基本生活需求之一的行業,規模龐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達4.0萬億元,同比增長10.7%。但同時,餐飲行業又是一個很分散的行業,2016年餐飲行業從業人數達1846.0萬人,餐飲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僅占全國餐飲收入的6.1%。2017年限額以上餐飲企業占餐飲收入的比例僅24.6%,數量龐大的中小商家在餐飲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
成本不斷上漲,利潤空間壓縮。與整個行業的穩步增長不同的是,餐飲企業的經營難度越來越大。根據餐飲老板內參與美團點評聯合發布的《2017年中國餐飲報告》,北上廣深四大城市每個月餐飲門店的倒閉率高達10%。一個餐飲門店的壽命長則3-4年,短則幾個月就已經終結,高淘汰率成為餐飲行業的常態。中國烹飪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餐飲百強企業的利潤率僅4.70%,眾多餐飲商家面臨著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毛利低的“三高一低”的困境,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
跨界參與者與新型業態不斷涌現,競爭加劇。從奢侈品品牌、快時尚品牌、家居賣場到便利店,越來越多的品牌看到了餐飲這樣一個高頻剛需行業的吸引力,將餐飲與自身業務相結合,為消費者提供體驗更豐富的產品與服務。新理念、新技術層出不窮,融合餐飲、零售等多業態模式于一體門店數量逐步增多,智能售飯機、無人餐廳開始進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跨界入局者和不斷涌現的新型業態,加劇了餐飲行業的競爭。
消費者習慣發生變化,對餐飲行業提出新要求。2017年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5億,占整體網民比例由2012年的75.0%提升至97.4%。移動端設備的普及與移動技術的發展推動消費場景多元化,互聯網得以滲透居民生活的每個角落,服務范圍向更深更廣闊擴散。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通過手機來滿足日常生活中的各類需求,餐飲行業的線上化已是大勢所趨。隨著80、90后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消費者對于便捷性、個性化和品牌化要求進一步提升,對餐飲行業精細化、數據化運營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餐飲O2O規模飛速增長。互聯網浪潮的沖擊下,餐飲行業的互聯網化飛速發展。從最初的點評模式開始,團購、外賣等諸多模式不斷涌現,當前,餐飲行業已成為本地生活服務行業中互聯網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訂外賣、在線預訂、團購都已經成為消費者就餐的常規選擇。2017年,中國餐飲O2O行業市場規模已達7799.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7.0%,發展速度令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