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工業機器人爆發是必然趨勢(44頁)

工業機器人是機器人中的重要種類,應用于多種工業領域。根據應用場景分類,機器人可以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繼續細分,工業機器人可以分為焊接機器人、搬運機器人、碼垛機器人、包裝機器人、噴涂機器人、切割機器人、凈室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可以分為家用服務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公共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可以分為軍事應用機器人、極限作業機器人、應急救援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種類眾多,主要存在三大分類標準。工業機器人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它能自動執行工作,是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目前工業機器人的分類主要存在三大分類標準,按機械結構分類可將工業機器人分為串聯機器人、并聯機器人;按操作機坐標形式分類可分為圓柱坐標型、球坐標型、多關節型等,該分類是最常使用的分類方式;按程序輸入方式分類可分為編程輸入型與示教輸入型。

工業機器人應用廣泛,下游以汽車和3C 為主。工業機器人根據用途可分為焊接機器人、搬運機器人、裝配機器人、處理機器人及噴繪機器人等,廣泛應用于汽車、3C 制造領域。其中,焊接機器人、噴涂機器人、處理機器人等主要應用于汽車工業;搬運機器人、裝配機器人等主要用于電子3C。當前,中國制造業正迎來高端制造的關鍵轉型,工業機器人作為工業互聯網的核心硬件,發展前景廣闊。

工業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逾70%,產業鏈價值量不均衡度高。減速器系統、伺服系統和控制器系統為工業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在工業機器人的成本構成中,減速器系統占36%,伺服系統占24%,控制器系統占12%,三大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高達72%,相較機器人本體制造、系統集成等其他環節,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技術壟斷現象明顯,產業集成度高,產業鏈價值量分布不均衡。

制造業人力成本高企,“機器換人”大勢所趨。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力成本不斷增加,制造業人員工資逐年提高。制造業從業人員年均工資從2009 年的2.68 萬元增長至2017 年的6.45 萬元,GAGR11.59%;制造業農民工月均工資從2009 年的1331 元增長至2016 年的3233 元,GAGR13.52%。制造業人工成本節節攀升,對勞動密集型產業造成明顯沖擊,企業為壓縮成本轉向更經濟的生產模式,機器換人大勢所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