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醫改專題梳理-智能、支付、大數據 (25頁)

新設國家衛健委及國家醫保局,確定“大健康”發展方向。2018 年3 月,國務院機構發布改革方案,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醫療保障局,不再保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不再設立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

多方管理時代終結,“三保合一”醫保局成醫療費用最大支付方。我國的基本醫療保險體系主要由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醫療保險組成。近年來,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逐年上升,其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占比最大,城鎮居民基本醫保上升速度最快。城鎮職工基本醫保穩步上升。截至2015 年底,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3.4 億人,覆蓋率超過95%,城職險、城居險、新農合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分別接近80%、70%和75%。

醫保局領導班子確定,工作重點進一步清晰。2018 年5 月31 日上午,國家醫療保障局正式掛牌,醫保局領導班子確定:胡靜林任局長,陳金甫、施子海、李滔為副局長。

醫保局正式成立,相關政策有望加速落地。國家醫療保障局將下設8 個組成部門,包括辦公廳、基本醫療保險司、協議及法規司、內控監管司、信息中心、清算中心、經辦中心以及醫療保險研究室。

藥品價格已全面進入市場化階段。目前,我國普遍出現的“看病貴”問題的癥結還是在藥價虛高,因為藥品定價過程中涉及到藥企與醫院之間強大的壟斷利益鏈條,這個問題遲遲未得到有效解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