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鋼由自產廢鋼、社會廢鋼、進口廢鋼三類構成。廢鋼鐵是一種可循環再生利用的寶貴資源,主要應用于煉鋼和鑄造生產,根據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統計數據,目前我國用于煉鋼的廢鋼使用量約占總量的85%-90%。在鋼鐵制造過程中,從煉鋼工藝的角度分為“長流程”和“短流程”兩類:以高爐-氧氣轉爐煉鋼工藝為中心的生產流程,即長流程;以廢鋼-電爐煉鋼為中心的生產流程,即短流程。
從來源上看,廢鋼主要分為自產廢鋼、社會廢鋼和進口廢鋼。1)自產廢鋼:鋼鐵產品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鋼,主要為鋼料的切頭、切尾、切屑、邊角料等,主要產生于煉鋼車間、鑄鋼車間和鋼的冷加工和熱加工車間。2)社會廢鋼:主要包括折舊廢鋼和垃圾廢鋼,折舊廢鋼即為報廢的機車、鋼軌、汽車、船舶、工具等;垃圾廢鋼,即為日常生活中的罐頭盒、家具等。3)進口廢鋼: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向一些鋼鐵發展較快、廢鋼需求較大的亞洲國家出口廢鋼。
自產廢鋼和社會廢鋼構成我國廢鋼資源的主體,進口廢鋼占比較小。根據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統計數據,2016 年我國自產廢鋼4430 萬噸,社會廢鋼4645 萬噸,進口廢鋼216 萬噸,在我國當年廢鋼總量中占比分別為48%、50%、2%。
多項政策規劃明確提出2020 年煉鋼廢鋼比達到20%,2025 年達到30%,廢鋼需求有望持續放量。2015 年,工信部發布《鋼鐵產業調整政策》,要求到2025 年,我國煉鋼的廢鋼比達到30%,廢鋼鐵加工配送體系基本建立。此外,2016 年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發布《廢鋼鐵產業“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到2020 年,我國煉鋼的廢鋼比達到20%,并提出“十三五”期間將加快廢鋼鐵產業規范化發展,提高廢鋼利用量。
廢鋼消耗量自16 年出現明顯回暖跡象,廢鋼比2017 年出現大幅增長。根據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的統計數據,2016 年我國廢鋼消耗量為9010 萬噸,2016 年國內粗鋼產量8.1億噸,廢鋼比為11%,仍處于較低水平。進入2017 年廢鋼比提升明顯,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統計,2017 年我國粗鋼產量8.3 億噸,此外,根據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統計,2017 年1-10 月份,我國重點鋼企廢鋼消耗量達1.14 億噸,較去年同期上漲58.6%,預計全年全國重點鋼企廢鋼消耗量將超過1.4 億噸,由此測得2017 年我國廢鋼比約為16.9%,同比增加5.9 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