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RNA農藥-農藥史上第三次革命(29頁)

化學農藥的由來。在自然界,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超過1500 種,線蟲引起的病害有1000多種,對作物生長有害的昆蟲也有數千種之多,此外還有數千種雜草,幾十種鼠類等嚙齒類和其他有害脊椎動物會對農作物帶來巨大傷害,大幅降低農作物產量,進而對糧食安全帶來嚴峻挑戰。歷史上由于病蟲害引發的饑荒如愛爾蘭大饑荒對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沖擊,對生產力帶來巨大破壞。

殺蟲劑的誕生與發展對人們生活的意義不僅僅在農業,在人類衛生事業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滴滴涕的出現在防治農業病蟲害,減輕瘧疾傷寒等蚊蠅傳播的疾病起到重要作用,發明者因此獲得諾貝爾獎,但滴滴涕由于高毒、高殘留帶來環境污染和殘留問題引起世界重視,逐漸被禁用淘汰。殺蟲劑的開發已經經歷了4 代歷史,整個殺蟲劑的發展從最初的高用量、低效率的無機殺蟲劑時代,進入到低用量、低毒、高效率的有機合成殺蟲劑時代。

殺菌劑是指對病原菌起抑制或者殺滅作用的物質,具有殺死病菌孢子、菌絲體或者抑制其發育、生長的作用。農用殺菌劑最初是從1882 年開始使用,該階段主要使用的是無機殺菌劑,包括著名的波爾多液。而在1934 年二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福美類)殺菌劑的出現標志著農用有機殺菌劑時代的開啟。

除草劑是用以消滅或控制雜草生長的物質,對作農作物穩產意義重大。據FAO 報道,全世界約有5 萬種雜草,其中農田雜草8000 種,具有較強危害性的約250 種。雜草會通過搶占農作物水、肥料、光照等來影響作物生長,而且許多雜草還是病菌、害蟲的中間寄主,嚴重危害作物生長。

未來化學農藥發展。農藥在防治農業病蟲害,提高勞動生產力,保障糧食安全,滿足人口迅速增長和飲食結構改變帶來巨量的糧食需求做出不可抹滅的貢獻,同時也在人類衛生事業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使人類部分擺脫了瘧疾、霍亂和鼠疫等強傳染性疾病的危害,拯救了千百萬人生命,時至今日,如寨卡病毒等高傳染性疾病爆發時,使用殺蟲劑來撲殺昆蟲,切斷傳播媒介,仍然是防治的主要方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