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軍工新材料系列-鈦(24頁)

軍工發展大勢所趨,軍工裝備材料迎來投資良機。我們認為,金屬新材料領域中軍工類材料可以作為2018 年重點關注的對象。本篇報告作為軍工新材料系列的首篇,將從上至下地依次分析軍工以及軍工類材料值得關注的原因,并優選鈦合金作為重點推薦品種。材料類企業的業績增長離不開下游的拉動,我們首先看好的是下游軍工板塊即將迎來拐點。

歷史規律上看,五年計劃后期軍工集團業績加速上升、股價走強。結合歷史數據,我們認為軍工企業的盈利存在一定規律:一般每個“五年計劃”的前期是五年目標制定、相關軍工裝備的研發與定型階段;而后期則是已定型裝備的集中放量期,此階段國防預算會加速使用。從歷史數據來看,中國航天科技、中國航天科工、中航工業、中船工業、中船重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七大軍工集團的總收入和凈利潤的年同比增速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都表現出后期(主要是后2 年)加速上升的趨勢。按此規律推測,“十三五”后期即2019-20 年,可能出現軍工集團營收和凈利潤加速上升的情況。

從軍工板塊二級市場走勢來看,規律與軍工集團營收和利潤情況接近。“十一五”和“十二五”的每個五年計劃前期,軍工板塊相對于滬深300 指數的超額收益較低,或者為負;但每個五年計劃后兩年(2009-10 年,2014-15 年)軍工板塊均跑贏大盤。十三五前期(2016年初至今),軍工板塊再度跑輸滬深300。若延續此前五年計劃中前低后高的走勢規律,2018 年后期至2020 年末,軍工板塊相對于大盤可能有不俗表現。綜合過往的軍工集團業績與二級市場走勢兩個角度,我們認為當前時點軍工行業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當前時點新一代、高級別軍工裝備集中放量,行業或迎來拐點。首先,從大的層面上看,我國國防預算近年穩步增長,2017 年全國人大會議中提出當年增速約7%,近年國防預算增速均跑贏GDP。但國際橫向比較下,我國人均軍費和軍費開支占GDP 比例較軍事強國仍有提升空間,南海、朝鮮半島等地緣政治壓力也對我國國防開支提出了一定要求,我們預計未來軍費總量上增速將相對穩健。

軍民融合持續深化,裝備產業鏈效率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將軍民融合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2016-17 年,軍民融合利好政策和相關的產業投資基金不斷涌現,軍民融合持續推進。我們預期軍民融合未來會繼續深化,主要原因包括:(1)軍民融合通過民參軍的方式,使有資質的民企更多地參與到軍工裝備的研制之中,符合國家近年來對高端制造業發展的期許;(2)我國軍民融合度相對美國等發達國家來講程度仍然偏低,未來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根據《中國軍民融合發展報告2016》的統計,我國40%的軍民融合度顯著低于美國80%-90%的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