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跨境電商深度研究-出口篇(75頁)

跨境電商的快速增長主要取決于對傳統貿易市場的替代,我國跨境電商滲透率逐漸提升,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根據我國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17 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27.79 萬億元,同比增長14%,為六年來首次實現雙位數增長。而根據艾瑞咨詢最新數據顯示,我國2017 年電商交易額達到7.6 萬億元,同比增長20.6%,增速遠高于傳統進出口貿易,滲透率達27.35%。根據此前阿里的數據測算,2020 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將達到12 萬億,三年復合增長率為16.44%,滲透率達37.6%,未來跨境電商發展市場空間巨大。

出口跨境電商是我國當前主體,進口電商占比不斷提高。由于我國制造業在成本及規模上具有較高優勢,同時受到一帶一路政策及資本市場推動,我國目前跨境電商主要以出口為主。根據海關總署與艾瑞咨詢統計數據,2016 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額中,出口/進口的比例為82%/18%,其中出口交易規模達5.5 萬億元,同比增長22.3%,滲透率接近40%;進口交易額達1.2 萬億,同比增速33.3%,滲透率11%。根據預測,預計2020 年,我國進出口跨境電商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速,出口/進口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3.1%/35.7%,隨著進口電商的高速增長,2020 年進口電商占比有望達到25%。

我國跨境電商仍以B2B 為主,B2C 發展迅速。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院的數據來看,2016 年我國跨境電商的交易模式中B2B 占比達88.7%,B2C 交易占比11.3%。從交易結構上來看,由于我國B2B 電商出現較早,目前市場還以B2B 為主,但隨著訂單碎片化以及跨境電商品牌在海外消費市場的逐漸建立,交易結構正逐漸從企業向直接賣給消費者轉換,B2C 市場交易占比逐年快速提升。

平臺型格局基本穩定,自營型百花齊發。從出口零售型跨境電商(2C)來看,平臺型跨境電商市場格局基本穩定,目前亞馬遜、ebay、速賣通、Wish 等大平臺憑借著規模與先發優勢,占據著較大市場規模,其中亞馬遜2017 年收入規模已達千億級別。而自營型跨境電商依托于差異化產品,行業呈百花齊放趨勢,細分領域龍頭得到快速發展。主要代表為環球易購、蘭亭集勢、有棵樹等。

與傳統貿易商相比,出口跨境電商產品價格優勢更明顯、利潤更高、實時性更強、消費體驗更好。對于企業來說,由于大多數傳統貿易存在眾多中間環節,通常需要跨越至少5 個渠道(國內工廠,國內貿易商,目的國進口商,目的國分銷商,目的國零售商)產品才能到達最后消費者手里,進出口環節多,導致貿易商利潤較低,且層層加價。而跨境電商跳過傳統外貿冗長的流通環節,直面終端買家,極大的降低了商品出口的成本,商品價格優勢更為明顯,且企業利潤更高。對于消費者來說,跨境電商可以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同時可以直接實現與電商的實時交流,產品時效性、性價比、消費體驗更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