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衛星應用行業專題報告(35頁)

空間信息對國家戰略意義重大。用信息化推動產業化、現代化,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空間信息是區域信息檢索、經濟規劃管理、城市建設等工作必不可少的資料,隨著近二十年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空間信息的應用已經被廣泛運用于社會各個領域,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與衛星遙感(高分對地觀測)并稱為空間應用的三大應用系統。近幾年,我國發布了包括《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關于加快推進“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在內的多項衛星應用領域相關的規劃,國家層面的持續推進不斷促進了我國衛星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我們認為,衛星國產化需求、C4ISR 支出持續增長及軍改紅利的釋放將是驅動我國衛星應用產業持續發展的三大因素。一方面,衛星國產化可實現資費大幅降低,以及帶來信息安全及資源可控等優勢,在我國信息安全形勢與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衛星國產化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我國軍費開支超萬億,軍費持續增長為軍工信息化建設提供保障。最后,2018 年隨著軍改階段性結束,我們看好后續軍改紅利釋放帶來的行業層面的需求復蘇。

北斗為全球四大導航系統之一。衛星導航即采用導航衛星對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間用戶進行導航定位的技術。目前,全球有四大導航系統分別是: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洲正在部署的Galileo 以及中國的北斗系統。

三代組網開啟,北斗2018 年起進入密集發射期。2017 年11 月5 日,我國成功發射“北斗三號”第一、二顆衛星,北斗導航系統正式拉開全球組網序幕。根據發射計劃,到2018 年,我國將要發射18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到2020 年前后,共發射35 顆衛星,向全球提供服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