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零售品總額即將趕超美國,內需驅動時代到來。根據國家統計局和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66262萬億人民幣,折合54223.3億美元(按2017年平均匯率1美元兌6.7547人民幣折算),略低于美國的5.76萬億美元,從發展速度來看,中國的同比增速為10.2%,是美國增速的2.2倍,中國的內需驅動時代已經到來。此外,中國的在線零售市場規模達到7.18萬億元,折合10629.6億美元(按2017年平均匯率1美元兌6.7547人民幣折算),同比增速32.2%,美國在線零售規模為4450億美元,同比增速15.4%,中國電商的同比增速為美國的2.1倍。相較而言,中國在線零售市場在社零總額中占有更高比例,對線下零售的沖擊更大。
零售或將成為繼互聯網之后中國第二個引領世界趨勢的行業。縱觀世界零售史,中國各零售業態的興起時間和美國的差距不斷縮短,從125年(連鎖經營)迅速縮短到53年(超市)、26年(購物中心)、4年(無店鋪零售)。隨著世界零售產業于2017年進入新零售時代,歷史發生逆轉,中國零售業態和經營水平已經和美國站在同一水平線上。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中國新零售企業將和以亞馬遜、沃爾瑪為代表的美國零售巨頭,將在世界零售的市場上進行新一輪的角逐。這或將是繼互聯網之后,中國第二個能和世界巨頭在同一水平線上進行角逐的行業。
雙寡頭引領下的新零售將帶動中國社會全產業實現優化升級。中國線下的傳統零售業在互聯網沖擊下積弱已久,線上的電商新貴也增長乏力。從阿里財報可以看出,GMV、活躍買家數、月活用戶等指標的增速都明顯放緩,其5億多的月活用戶數量,與中國12億手機用戶數量相比已經達到較高滲透率。人口和移動互聯網流量的紅利即將耗盡,經歷十八年的狂奔之后,阿里現有的電商業務在無可避免地向天花板逼近。同樣這一問題也是京東未來將要面臨的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