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趨勢:機構抱團持股聚焦龍頭,政策扶持+技術領先促進產業升級。根據中信行業分類對通信股自2017 年初以來的漲跌幅進行排序,剔除一年內上市的次新股,漲幅前十五的公司中,如亨通光電、中興通訊、中天科技、海能達、北訊集團、烽火通信、星網銳捷、光迅科技、光環新網等大概率集中于通信細分行業龍頭或二線龍頭。
新成長:移動流量持續爆發增長,科技龍頭白馬估值+業績疊加上升。我們處于萬物互聯時代的起點,在科技的驅動下連接數和數據流量需求持續爆發。根據工信部發布的《2017 年10 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報告顯示,截止10 月底,我國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4.03 億戶,今年累計凈增8150 萬戶。10 月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2.25G,比去年同期增長147.8%,比此前一個月增長了14.8%,戶均流量和漲幅均創下史上新高。
5G 已從實驗室走向商用,產業鏈存在確定性投資機會。隨著業界對5G 的認知越來越清晰,對5G 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目前5G 標準化時點已經前移,中國將逐步從標準研究走向預商用。而預商用階段該如何來定義?華為5G 產品線副總裁甘斌認為,5G 預商用階段必須要有成熟的端到端預商用系統,并在真實的網絡環境下,驅動未來的應用發展。我們認為,5G上了一個新的階段——業界應與運營商共同合作,通過預商用網絡來評估和探討5G 的建網模式、應用方向、用戶行為、業務模式等,并進行相關的試驗。
中國力量在5G 標準制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企業貢獻給3GPP 關于5G的提案,占到全部提案的40%,中國專家也占到了各個5G 工作組的很大比重,例如在RAN1,作為定義5G 物理層的工作組,華人專家占到了60%;服務于中國通信企業的中外專家,占到了總數的40%。
第三階段測試內容主要包括5G 新空口的基站設備、核心網設備、芯片終端以及互操作等,此外還會驗證單系統的組網性能以及高低頻的多基站的混合組網性能測試。我們認為,這一階段的系統設備、芯片等要進一步瞄準5G 預商用目標,全面滿足預商用的要求,力爭在明年6 月份5G 國際標準第一個版本出臺時基本能同步出臺商用或接近商用的產品。目前,中移動與中興和高通合作,全球首個基于3GPPR15 的5G 新空口系統實現互聯通,進一步加速了5G 的商用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