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從頻譜規劃看5G進展和機遇(22頁)

5G 大幅調整頻譜相關協議,為頻譜規劃提出了分層次需求。2018 年6 月14 日,正式確立的SA 5G 標志著商用進入倒計時,全球網絡和終端廠商可以依據統一標準開始研發和聯合測試,產業配套預計在2019年逐步完備,2020 年將開啟全球商用。

5G NR 原生地支持所有頻譜類型,并通過前向兼容靈活地利用全新的頻譜共享模式。共享許可頻譜和免許可頻譜,將使 5G 實現更大容量、支持更多新的場景。這不僅將使擁有許可頻譜的移動運營商受益,而且會為沒有許可頻譜的廠商創造機會,如有線運營商、企業和物聯網垂直行業,使他們能夠充分利用 5G NR 技術,創造商業機遇。

各國緊密推進頻譜測試,主要集中在C-Band 與高頻帶。主要國家和地區對于頻段劃分普遍持開放態度,計劃采納標準化組織和廠商給出的高低頻搭配的建議。基本圍繞著5G NR 相比LTE 新劃分出的頻段展開,有3.3-3.6GHz 和4.4-4.5GHz 的C 頻段,也有一部分低頻域和高頻譜,納入到試驗或商用計劃。

新的頻譜規劃,對設備和器件提出更高要求。5G 為了實現大容量、低延遲以及海量接入等性能,支持超高頻的massive MIMO 技術將成為主流。在massive MIMO 中,天線數將高出現有MIMO 天線數量1 到2 個數量級,可有效彌補傳播損耗并提升帶寬利用效率。2014 年三星在massive MIMO 技術上取得了重要進展,在28GHz 頻率上實現了7.5Gbps 的連接速度,在100km/h 的移動測試中錄得1.2Gbps。借助于自研的混合自適應天線陣列技術,三星在業界首次成功完成28GHz 的高頻實驗,克服了毫米波長距離通信的困難。

Massive MIMO及Beamforming 技術的應用使5G高頻毫米波的應用成為可能,同時也帶動了射頻技術革命。相比于傳統射頻前端,在5G 中射頻前端將必須能完成更精確的信號同步以及更多路信號處理能力。相較于支持MIMO 的4G LTE 對射頻器件數量上的需求將更高,也因此帶來集成度、小型化要求的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