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市場利好政策頻出,助力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形成。租賃市場扶持政策及法規頻出,行業日趨規范、發展步入快車道。2016 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首次提出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并鼓勵發展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2017 年5月住建部公布的《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是我國首部專門針對住房租賃和銷售的法規,重點為如何保障租房人的權益,《條例》的公布將有利于規范租賃市場各方行為,促進租賃市場快速、健康發展。
租賃市場發展助力城市化進程加速。租賃帶動大量新增就業,幫助大城市吸納外來人口。國務院在2016 年10 月印發了《推動1 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方案的目標是在“十三五”期間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 個百分點以上,年均轉戶1300 萬人以上。而租賃行業作為典型的第三產業,加之其向上游可以拓展到裝修;向下游可以延伸至保潔、餐飲、網絡服務等等,能夠為外來人口提供眾多的工作機會。根據NMHC(美國多戶住宅協會)數據,2011 年全美2000 萬套租賃公寓帶動全產業鏈2540 萬人口就業,其中公寓建設直接帶動30 萬人就業,公寓運營維護帶動230 萬人就業,租戶消費則間接帶動近2300 萬人口的就業。
房地產行業正向存量時代邁進。中國房地產市場存量業務份額不到5 成,租賃份額僅占6%。中國房地產市場自1998 年市場化改革發展至今,新房市場仍占據最大的份額,占比達55%,二手房及租賃的存量市場份額為45%,其中租賃市場份額僅6%。對比擁有成熟房地產市場的美國和日本,其租賃市場份額分別為27%、26%,因此中國存量房地產市場尤其是租賃市場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