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2016年10月27日發言證實我國首艘國產航母主船體已在塢內合攏成型,航母建設正式步入快車道。國防部發言人證實,航母研制工作正按計劃進行,目前已完成設計工作,主船體已在塢內合攏成型,正在開展設備安裝和舾裝等建造工作。根據港媒此前報道,未來“001A型”航母將展開動力組、相控陣雷達等電子系統安裝工作,完成后船塢將會注水,軍船大幕即將拉開。
未來10年我國將迎國產航母建造高峰。我國正由傳統“大陸軍”向多兵種聯合作戰改革,海軍重視程度日益加強。菲律賓仲裁案美國派出雙航母編隊駛入南中國海施加威懾,地緣政治威脅催動航母建設步伐。同時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上臺主張大力增大國防預算,重塑美國的軍事力量和領導地位,減少對日韓盟國的軍事部署,極有可能促進東亞諸國加強軍備競賽。相較美國七大艦隊航母戰斗群世界范圍的部署力量,我國目前僅一艘“瓦良格號”航母戰斗群雛形,在航母噸位、武器單元、艦船艦載機、電子信息化程度上僅相當于美小鷹號航母水平。保守估計到2030年中國將新建至少3艘航母,其中至少1艘為核動力。
軍船帶動船舶行業融合創新與戰略布局體系重構。歐美在很久前就已形成艦船行業而非廣義船舶業的國家標準。受傳統“重陸輕海”觀念以及軍工市場化程度制約,我國軍船建設一直較為緩慢,軍民融合、軍改與航母戰斗群建設集中發力有望成為行業復蘇的催化劑。中國造船業正由引進制造向自主創新轉型,軍用艦船技術遠高于民,有望率先帶動多行業融合。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進一步驅動高性能船建造。船舶體系面臨重構,倒逼大型軍企在行業頹勢下突破轉型,而有實力的民參軍公司將迎來最大的機遇。
航母產業鏈驅動船機體、動力裝置、特種材料、電子系統多行業千億市場。國產航母戰斗群極有可能列裝多種新型號驅護艦、巡洋艦、補給船和核潛艇,填補軍輔船巨大缺口,增大特種材料應用比例,升級電子信息系統,提升航母防空、反艦、反潛、反導等多項綜合能力。未來10年粗略估計不考慮航母戰斗群全壽命期的維護改裝,僅建造花費劍指萬億,僅一艘航母建造花費相當于建造一座中等城市,為相關企業訂單與工人就業創造大量機會。
與大眾不同的認識:我們認為,在行業低迷局勢下,基本面向好的船企有望借軍船提升盈利能力,同時中船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加速利好。民參軍已逐步從配套產品走向系統集成,軍民融合十三五規劃有望近期出臺,軍輔船投標、特種材料、船舶全電推進動力系統、有源相控陣雷達、電子對抗系統多方面技術發展迅速。有實力的民營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占據先機,資本市場極具稀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