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軍工行業深度-紅外行業深度研究(33頁)

紅外線的大氣穿透性原理及應用。紅外線在大氣中傳輸,在某些波長上會劇烈衰減,但留下了一部分具有很高透過率的波段,透過率較高的這些紅外光譜波段稱為“大氣窗口”。 紅外輻射有三個主要“大氣窗口”,為1~3 微米波段,3~5 微米波段,8~14 微米波段。能對3~5 微米和8~14 微米這兩個波段的紅外光進行響應的中、遠紅外探測器一直受到人們很高的重視。其中3~5 微米波段紅外線對雨天、霧天等濕度大的氣候條件穿透性尤其強,而8~14 微米波段的紅外線在沙塵條件下作用距離較其他波段更長。

紅外熱像儀。紅外熱像儀也叫紅外成像系統或紅外探測系統,紅外熱像儀是一種用來探測目標物體的紅外輻射,將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的高科技產品。紅外熱像儀通過探測目標物體的紅外輻射,然后經過光電轉換、電信號處理等手段,將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能夠為人體肉眼所看見,同時如果在熱像儀中加一塊溫度信息處理電路板,則能夠根據所接收的輻射能量得出探測目標每個點的溫度。具體來說,在紅外熱像儀中,紅外圖像轉換成可見圖像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利用對紅外輻射敏感的紅外探測器把紅外輻射變為電信號,該信號的大小可以反映出紅外輻射的強弱;第二步是通過電視顯像系統將反映目標紅外輻射分布的電子視頻信號在電視熒光屏上顯示出來,實現從電到光的轉換,最后得到反映目標熱像的可見圖像。

紅外探測器。紅外探測器是紅外探測系統的核心,紅外探測器是能對外界紅外光輻射產生響應的光傳感器。現在使用的紅外探測器幾乎都是焦平面陣列,而非分立型紅外探測器。分立型紅外探測器是指器件單獨封裝實現光電轉換功能,每個探測器元單獨輸出信號,再與前放等信號處理電路相連,每個器件都形成一個單獨的通道。而焦平面陣列(IRFPA)是指大規模M*N(元)面陣型或4N 或6N(元)型探測器芯片與信號處理電路芯片集成互連耦合后,共同封裝在一個外殼中,在焦平面上實現光電轉換和信號處理將各元件的光電信號多路傳輸至一條或幾條輸出線,以行轉移或幀轉移的視頻信號的形式輸出,探測器結構大大簡化,包括電源線、驅動電路和信號輸出等全部引出線大約只需幾十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