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對于導彈行業的關注度不高,大眾對這個行業的供求關系、競爭格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問題仍然認識不足。這主要因為導彈行業存在信息不透明、股價表現的催化劑尚待挖掘以及需求釋放的空間和節點難以把握等因素而造成的暫時現象。但是,隨著軍工央企資產證券化的穩步推進以及越來越多的民參軍企業切入導彈研制領域,一些優質的導彈類資產逐步通過并購重組或者IPO 的方式實現上市,現有導彈相關的上市公司已超過25家,導彈行業將是國防軍工板塊中的一個新興重要的投資方向。因此,本篇報告旨在盡可能全面細致地介紹導彈行業,推測行業本身的發展前景將會受益于國家安全局勢的新動態,需求在未來十年或將會迎來爆發性的增長。
自上而下來看,未來十年我國導彈行業的市場空間預計達到1.2 萬億元,需求爆發節點可能在2021 年。影響導彈行業景氣度的因素包括軍事技術變革、國內經濟基礎、國內制度環境以及國家安全形勢。隨著世界經濟和戰略重心加速向亞太地區轉移,美國持續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強化其地區軍事存在和軍事同盟體系,國家安全形勢的重要性要顯著高于其他三個因素,預計將對我國軍事安全帶來新的嚴峻挑戰。根據外國軍隊裝備導彈的發展規律,我們分析預測,未來十年我國導彈行業的國防市場空間有望達到1.2 萬億元;考慮到導彈采購能否放量主要取決于我國周邊安全局勢的緊張程度,爆發節點可能在2021 年。
自下而上來看,諸軍兵種武器裝備的更新升級以及新型號批量列裝部隊將是影響導彈需求結構的核心驅動因素。導彈的最終用戶是我國的海、空、陸及火箭軍,四大軍種根據各自的軍事戰略要求,服役各種可發射不同類型導彈的主戰武器平臺,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必然會帶來相應導彈的配套需求釋放。分軍種來看,我們分析預測,未來十年,海軍裝備防空和巡航導彈的國防市場空間或將是4500 億元;空軍裝備巡航和空空導彈的訂單總額有望達到2140 億元;陸軍裝備防空導彈和反坦克導彈行業預計會加速進入需求爆發階段;火箭軍部署常規彈道導彈的采購規模有望為1755 億元。此外,對空和巡航導彈將是我軍應對潛在周邊安全威脅的核心導彈類型,經測算市場空間有望超過6000 億。
我國導彈工業已實現產品型譜化、趕超世界先進技術水平,中國是少數幾個擁有完整的導彈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的軍事強國之一。我國導彈科技工業起步較早,當前已實現研制型譜化,可以滿足軍隊多樣化的軍事作戰任務需求,而且研制水平早已躋身世界領先行列,研制體系具備以下四大特征:1)行業壁壘高:自成體系、相對封閉;2)總體負責制:由總體單位負責安排科研生產計劃;3)總體單位競爭格局:細分行業一家獨大,但是壟斷競爭;4)二級配套單位:縱向任務靠組織、橫向任務靠技術。從總體上看,我國導彈產業已經走完自主研制和使用發展的全過程,建立起完整的導彈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