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航空制造:下一個國家戰略(72頁)

希望通過本篇報告從軍用飛機、民航客機、通航、發動機四個方面全面分析中國航空制造業的特點、現狀、發展前景,同時結合國外航空產業發展經驗,為您揭示中國航空制造的未來趨勢和投資機會。

航空制造是集制造業大成的國家戰略。無論從軍用還是民用角度,飛機制造都是未來一段時間國家不得不重點投入的戰略性產業,航空制造是系統高度集成、產業帶動強、發展機遇巨大的高端裝備行業,投資機會值得深度挖掘。

市場空間大,成長性好且持續性強。 2014 年我國軍用飛機市場規模在 800 億元,民用航空工業市場僅 200 億,總計僅 1000 億元左右。到 2020 年民用飛機產業年營業收入超過 1000 億元。 2025 年航空制造業市場有望達到 5300 億元(軍用飛機: 3000億元,通航和無人機: 1500 億元,民航客機: 800 億元)。按 1:8 拉動比, 2025 年能帶來 4 萬億產業鏈價值。 2035 年,航空制造市場規模保守將達到一萬億。 航空制造大發展,投資機會多。軍機各機型都有很大發展空間。戰斗機、大型運輸機、武裝直升機和特種飛機等各種機型列裝都有望大幅增長。民機從支線到干線,市場空間廣闊,產業帶動作用強。通航和無人機具有技術成熟和市場成長性高,有望率先大發展。

投資路徑:軍機已率先突破,通航和無人機市場有望逐步打開,支線客機緊隨其后,干線客機研制成功并量產,發動機產業最后突破成熟,航空制造產業鏈全面壯大且具有全球競爭力,實現軍機從弱到強、民機從起步到強大的發展目標。 產業鏈角度:航材、航電、機電、發動機等產業將隨航空產業鏈發展而壯大,配套類的雷達、空管、航空制造裝備等產業將具有持續的高成長性。

細分方向,軍機中看好直升機、運輸機、戰斗機、特種飛機等市場的成長性,民航和通航市場中看好直升機、支線和大客等全產業鏈的發展空間。直升機、無人機、空管系統、雷達等都是我們有優勢的細分領域,航空材料、航空裝配線、高檔機床等是中短期內有望突破的領域。

1 2 3 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