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軍用無人機研究-不飛則已,一飛沖天(20頁)

全球無人機市場正處在快速發展的上升期,這其中軍用無人機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重要意義凸顯;隨著我國軍民融合戰略的貫徹,民營上市公司在軍用無人機研制領域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文著力于研究我國的軍用無人機市場,走進這場饕餮盛宴,發掘誰會是最大受益者?

一方面,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局部戰爭和沖突此起彼伏,軍事需求驅動軍用無人機市場不斷增長;另一方面,我國國防支出保持穩定增長,美國軍費開支縮減速度放緩,俄羅斯發力無人機國防開支高速增長,全球主要無人機研制國家資金預算充足,保證軍用無人機的穩定發展。

假設我國國防支出2016-2020 年每年8%增速,則至2020 年國防支出將達到1.34 萬億。2015 年我國軍用無人機產值約為42 億元,占國防支出比例為0.46%,遠低于美國0.8%的支出占比,假設至2020年,軍用無人機支出占比達到0.7%,則我國軍用無人機市場將達到93 億元,復合增長率達17.23%,整個十三五期間(2016-2020)我國軍用無人機市場總規模將達353 億元。

中國VS 美國,強強競爭下我國軍用無人機優勢明顯:(1)我國已經形成較為齊全的無人機產品矩陣,在各無人機品類都研發出與美國相競爭的機型;(2)我國軍用無人機在性能上稍遜一籌,但價格優勢巨大,性價比高;(3)美國軍用無人機出口手續繁瑣,附加大量法律條款,而我國無人機出口較為便捷;(4)中國獨特的“產學研”研發模式充分調動各方優勢,有利于無人機市場的快速滲透發展。

我國軍用無人機研發主體:(1)高校: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2)科研院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十一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總參謀部第六十研究所等;(3)民營上市公司:威海廣泰、南洋科技、星網宇達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