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分級診療系列研究-獨立醫學實驗室(28頁)

獨立醫學實驗室(ICL)處于醫學診斷產業鏈的中游
獨立醫學實驗室(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ICL)也就是第三方醫學檢驗平臺,它與醫療機構建立業務合作關系,集中收集并檢測這些機構采集的標本,并將檢驗結果送回以應用于臨床,是醫療服務專業化分工的產物。與醫院檢驗科相比,ICL 上游議價能力強,樣本量大,能夠有效降低單次檢驗的成本,具有顯著的規模效應;并且如果ICL 同時與幾家醫院合作,還能推動檢驗結果互認,減少患者重復檢查,助力分級診療的推行。6

當前第三方檢驗滲透率不到3%,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2015 年我國醫學檢驗市場約為2700-3375 億之間,而獨立醫學實驗室市場規模約70 億元,第三方檢驗的滲透率約為2.1%-2.6%,與美國檢驗市場38%的滲透率有很大差距。在基層醫療機構建設不斷強化、分子診斷逐漸成熟、醫保控費、民營醫院發展、降低檢驗項目價格等因素的推動下,我們預計2020 年獨立實驗室市場規模可達到434-543 億元,相比目前有6-8 倍的增長空間。7

美國ICL龍頭LabCorp的發展歷程
LabCorp 是美國獨立醫學實驗室行業排名第一的企業,從政策方面來看,80 年代開始美國政府減少對醫院的醫療補助,醫院開始將檢驗服務外包給運營成本更低的獨立醫學實驗室,公司在這一政策環境中成長起來;從自身戰略來看,公司并購了美國多地的獨立醫學實驗室,覆蓋了全美市場,并且對在高通量測序技術、大分子檢測技術等方面表現優異的公司進行了并購重組,有效地搶占了特檢市場的先機。8

分級診療背景下,綜合連鎖獨立實驗室最具優勢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各級醫院外包檢驗科動力較強,但考慮因素各有側重:對于基層醫院來說,ICL 企業更傾向于在幾個社區醫院之間建立區域檢驗中心;二級醫院受限于技術平臺和儀器設施,與ICL 合作的意愿更強;而三級醫院面對的病人疾病復雜程度高、病理檢驗技術針對性強,無論是普檢項目還是特檢項目,外包檢驗科的動力都較強。在與醫院合作的ICL 企業中,全國連鎖綜合實驗室競爭力更強,他們掌握渠道資源,已經開始向區域化實驗室、地級城市下沉。9 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