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豆供需格局:由寬松逐步轉向緊平衡
供給端來看,厄爾尼諾—拉尼娜周期將制約大豆主產國產量增長。厄爾尼諾致阿根廷在大豆收獲期遭遇洪澇災害,大豆產量和質量受損,在美國、巴西產量同比變動不大的情況下,預計15/16 年度大豆總產量將下滑至3.13 億噸,減產幅度為2%;下半年拉尼娜大概率發生或使大豆主產國單產受到影響,進而制約16/17 年度大豆產量增長。需求端來看,隨著蛋白需求的剛性增長,全球大豆消費也保持穩健增長,消費量由1992 年的1.16 億噸上升到2015 年的3.01 億噸,年復合增速4%。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需求剛性增長的帶動下,未來全球大豆消費量仍將保持增長態勢,預計15/16 年度全球大豆消費3.18 億噸,同比增長5.65%。價格方面,我們預計2016 年國際大豆現貨均價400 美元/噸,高點有望達到480美元/噸,主要基于以下理由:(1)我們預計15/16 年度大豆產需缺口達475萬噸。在全球大豆需求穩步增長的同時,預計15/16 年度大豆產量在3.13 億噸左右,同比下降2%,從而導致15/16 年度全球供需缺口為475 萬噸。(2)美聯儲加息預期繼續減弱,美元指數利好大豆價格。在美聯儲再次加息無時間表的情況下,全球寬松的金融貨幣環境(歐洲、日本、中國持續降息)將利好大宗商品。
中國大豆供需格局:產需缺口大,對外依存度高
供給端來看,中國大豆生產連續多年下滑,預計16 年大豆產量為1180 萬噸,同比減少2.88%,比2005 年的最高值減少560 萬噸,降幅高達32.2%。隨著直補政策的出臺,國產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開始出現企穩態勢,種植結構調整有望進一步提升國產大豆種植面積與產量。需求端來看,中國大豆消費量高速增長,預計16 年我國大豆消費量將達到9500萬噸以上,并可能在2017 年突破1 億噸。大豆產需缺口的不斷擴大使得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逐年提升,15 年中國進口大豆7835 萬噸,占全球大豆進口的63.4%,是國產大豆產量的6 倍,占國內大豆消費量的比重接近90%。價格方面,我們認為大豆臨儲政策以及高成本是導致內外價差的主要原因,隨著14 年大豆臨儲政策的取消,國產大豆價格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16 年全球大豆市場供需缺口的出現將會對國產大豆價格上漲形成支撐,預計16 年中國大豆現貨平均價為3600 元/噸,高點落在4000—4200 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