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醫療:四大醫學之一,我國目標建立完善三級康復醫療體系。康復治療與臨床、保健、預防合稱為“四大醫學”,其通過理療、作業、運動等療法減輕、彌補和重建人的功能障礙。按病種分,康復醫療包括:神經系統疾病康復(腦卒中等)、骨關節肌肉疾病和傷殘康復(截肢骨折等)、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疾病康復、老年康復、兒童疾病康復、精神殘疾康復等六大類。2011 年頒布的《關于開展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的通知》則明確提出我國將要學習發達國家,建立完善的三級康復醫療體系,即:(1)急性期:綜合醫院(2)康復期:康復醫院(3)長期隨訪期:社區醫院的三級康復醫療體系。
六大要素共振,促進康復醫療產業爆發性增長。中國康復醫療產業方興未艾,處于發展初期,即將迎來高速增長的黃金時期。中國康復醫療體系中的六大要素協同共振,促進產業爆發性增長:(1)市場需求巨大:中國康復市場規模現今為200 億元,據我們預測未來整個市場規模至少上千億元。 (2)供給不足:我國康復醫護人員、康復醫療機構與發達國家相比嚴重不足。(3)與綜合性醫院上下游協同:康復醫療機構與綜合醫院是合作非競爭競爭關系,綜合性醫院的康復患者通過轉診至合作康復醫療機構,可以幫助綜合醫院提升營收與病床周轉率,促進雙方收益率與運營效率的提升。(4)助力醫保控費:康復醫院的每日費用支出遠低于綜合性醫院,而其提供的康復服務更加專業;專業的康復服務使患者更好、更快康復,從而減少了后期的醫療支出,從而從根本上助力國家醫保控費。另外,我國需要進一步制定、完善、執行更加標準化、精細化的康復評定、診療、報銷制度。(5)符合國家“新醫改”方向:大力發展康復醫療,可促進分級診療,急性期大病到大型綜合醫院,康復期到專業的康復醫院,解決大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6)高度關注康復智能:未來康復機器人、康復機械化、康復信息化及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將對康復醫療產業產生大的促進作用,需要高度關注。
中國康復產業發展之路:新建增量,盤活存量。未來康復醫院擴容可通過:新建康復醫院;或與綜合醫院合建康復中心、二級及以下綜合醫院轉型康復醫院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我國,康復醫院的凈利潤同樣有望達到10%-15%。(1)如澳洋科技,其旗下順康醫院,2014年康復醫療業務收入1300 萬,凈利潤195 萬,凈利率在15%以上,公司2.59 億建設新的康復醫療項目,包括新建一所港城康復醫院和合建30 家連鎖康復科室,預計建設周期三年,建成后項目年均銷售收入1.78 億,年均稅后利潤4522 萬。(2)湖南發展旗下的湘雅博愛康復醫院,2012 年正式投入運營,14 年收入1 億元,達到盈虧平衡,2015 年預期收入1.5 億,凈利潤約1600 萬元,凈利潤率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