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消費群體的關注話題超過51%與偶像相關,我們將這種新文化消費形態稱之為“愛豆經濟”。愛豆文化起源于日韓粉絲圈,如今已經廣泛滲透到非粉絲圈的日常消遣中。我們認為,隨著經紀公司職責逐漸精細化,以及BAT等互聯網公司對娛樂平臺的介入,在國內像流水生產線般制造愛豆,并且圍繞愛豆IP實現版權變現的商業模式已日漸成熟,眼下正是愛豆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
以韓國愛豆產業鏈為例,上游內容端和下游平臺端的分工明確。上游經紀公司專注市場需求進行精細化培訓和粉絲管理,下游平臺專注于提供營銷項目和渠道服務,內容端和平臺端之間通過粉絲參與榜單競爭和互動娛樂,構建起穩定的利益關系
韓國愛豆產業鏈的內容端以經紀公司為主體,以練習生制度為核心競爭力,以成熟的粉絲管理為基礎,形成了成熟的愛豆IP供應鏈。
(1)全球化選秀儲備低齡人才,3年以上多方位練習生培訓,定期末位淘汰營造競爭氛圍,差異化定位,保障愛豆IP質量
(2)進行嚴格粉絲管理,從粉絲支援愛豆的實物外形到言行舉止,均作統一規范,并在粉絲內部樹立管理組織。
(3)注重愛豆IP衍生產品的開發,一源多用實現愛豆IP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4)五大龍頭公司均已上市,其中SM公司過去十年收入CAGR為25.4%,遠高于行業水平
韓國愛豆產業鏈的傳播渠道運作模式成熟,宣傳節目內容多樣。
(1)韓國音樂榜單具有較高公信力,圍繞榜單內容的宣傳活動是粉絲參與平臺端運作的主要方式。榜單內容有唱片榜單和線上數字音源榜單,以此延伸出電視臺節目和網絡兩種宣傳途徑。
(2)內容端過去以電視臺為主,如今網站和移動端的影響力正逐漸超越電視臺。對愛豆的宣傳節目主要分為音樂打榜和綜藝宣傳兩種。各電視臺均有每周固定時段的打榜音樂節目,除了定期綜藝,還會針對熱門愛豆組合會推出生活記錄內容的專屬綜藝節目
韓流長尾效應給國內經濟轉型帶來啟示。韓流文化長時間帶動了韓國多個行業的發展,相關出口帶動就業人數是傳統制造業2倍,51.9%的韓國企業的銷售額都受到“韓流” 的有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