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2015民參軍的最優模式。經我們梳理,現有民參軍上市公司已超過80家,針對這一龐大的群體,我們認為決定其未來在整個軍民融合格局中地位的關鍵點在于其參軍模式。目前民參軍公司的參軍模式主要可分為三類:產學研合作、軍工企業產業化平臺以及現有成熟產品配套。我們認為前兩種模式才是未來我國民參軍企業成長壯大的崛起之路。
產學研結合——針對軍方未來需求,攜手學研提前布局。該類公司在目前軍工集團極其強勢的局面下,繞開與軍工集團下屬企業直接競爭的方向,提前布局未來軍方發展所必需的技術與產品,推動先進軍工技術的快速產業化。針對預研的技術和經費問題,主動與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合作,從而達到提高效率、降低風險的目的。主要代表上市公司包括:銀河電子(聯袂南京理工大學,合資設立研究院);常發股份(收購北京理工雷科,拓展軍用信息電子業務);金信諾(聯合核九院光電所,成立未來光電核心技術研發中心);海蘭信(清華系大力扶持,中遠集團頻頻助力)。
軍工企業產業化平臺——孵化軍工項目,實現軍民企業雙贏。我國軍工集團下屬企業經過漫長的發展累積了豐富的軍工產業資源,而民企則具有機制靈活,勇于創新等優勢,雙方通過深度合作恰好互補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主要代表上市公司包括:積成電子(攜手北京久遠成立軍工產業并購基金,專注未來軍工信息化領域);海特高新(與中電科29所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擬在航空機載設備領域開展合作);威海廣泰(合作進入軍用無人機領域,積極規劃軍工產業布局);閩福發A(航天科工混合所有制典范,未來聚焦軍工信息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