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教育改革及高校國企混改深度研究(27頁)

教育體制改革進入快車道。2015 年1 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的修正案草案,決定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明確對民辦學校實行分類管理,允許興辦營利性民辦學校。擁有豐厚教育資源的高校將引入更多市場化的運作,一些涉及教育產業的高校企業將在政策和法律上獲得更大的支持。

教育改革蘊含豐富投資機會。海外經驗顯示教育是一個巨大的產業,教育產業分為學校(嬰幼兒托管、K12 從幼兒園至12 年級)、產品(MOOC 開放課程)、服務(職業教育)及互聯網教育(在線大學)四個部門及14 門分類。預計未來中國將會有更多后續政策和具體措施陸續出臺,對整個教育體系影響深遠。目前A 股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已經開始積極在教育產業鏈進布局,如新南洋、立思辰、科大訊飛、全通教育、陜西金葉、世紀鼎利等。

 

高校綜合改革激發國企高校上市公司活力。2014 年11 月-12 月期間,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連續下發《關于同意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綜合改革方案備案》的函。三所高校改革方案在中國現代大學制度、人事制度、創新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科研體制等方面均有涉及。此次綜合改革浪潮的開啟將對進一步優化完善高校運營管理機制,高校控股的企業有望從中受益,高校科研成果和現代管理機制的推進將給公司帶來創新活力。參考美國大學捐贈基金管理模式和投資方式,國內高校上市公司在人事制度、校企產業整合、高校科研成果商業化方面將有較大改善空間。

 

期待高校上市國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國企改革大幕拉開地方國企、中央企業的混改均開始,預計高校國企改革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或也即將展開。未來高校控股的上市公司有資產注入、引入戰略投資者的預期。高校控股上市公司也有望吸收更多的優秀科研技術,帶來企業競爭力的大幅提升。其中清華大學、上海交大控股的上市公司值得重點關注。

1 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