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能源IT-新型電力下能源IT研究框架(69頁)

傳統“源隨荷動”:即傳統的電力系統可以根據用電側的負荷來調整電源的發電量;其前提是用可控的發電系統去匹配波動幅度不大且可測的用電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滾動調節,從而實現電力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新型“源網荷儲”互動:在新型電力系統下,由于隨機變化、弱可控的電源并不容易直接跟隨隨機性升高、可測性降低的負荷做出調整,電力系統需要從“被動”的跟隨調控,轉化為“主動”的協同調控。通過源源互補、源網協調、網荷互動、網儲互動和源荷互動等多種交互形式,充分發揮發電側、負荷側的調節能力,促進供需兩側精準匹配,保障電力可靠供應。

“云大物移智鏈邊”等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電力系統源網荷儲各側逐步融合應用,推動傳統電力配置方式由部分感知、單向控制、計劃為主向高度感知、雙向互動、智能高效轉變。適應新能源大規模發展的平衡控制和調度體系逐步建成,源網荷儲協調能力大幅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