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是將系統性思維和數字化技術與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新型生態化能源系統,目標以可再生能源優先,以電力為基礎,通過多能協同、供需協同等找到“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平衡點。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能源互聯網雙碳目標下現階段發展的核心形態。依托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整合各類型能源資源,到碳中和階段,新型電力系統將逐漸發展為更加柔性、更加開放、高度智能的能源互聯網系統,并形成新的智慧能源的商業模式和生態。
能源系統演化發展趨勢中的關鍵變化:能源系統的結構將轉變為集中式與分布式相協調。分布式結構在能源互聯網的演變趨勢中將產生巨大的增量發展空間。“能源不可能三角”面臨的挑戰主要是解決能源“清潔、可靠、經濟”三者之間的矛盾,由于大量分布式清潔能源的加入加大了供需波動,能源的可靠性要求用戶側深度參與系統的平衡,而經濟性要求電力交易主導調度體系。這意味著,傳統能源系統和主體間是自上而下集中式決策的資源配置模式,而新型能源系統需要構建區域性的分布式自平衡體,在先達到自我平衡的基礎上實現與源網荷儲的智能互動。具體而言,自平衡體(微網)首先通過“能源就近利用”實現分布式自我平衡,然后通過“能源自遠方來”實現不平衡能量交換。能源主體由單一能源的生產、傳輸、存儲和消費者,向集多種能源生產、傳輸、存儲和消費為一身的自平衡體轉變。
數據將在能源互聯網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圍繞數據將有更多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出現。數字電網發揮數據的生產要素作用,以數據流引領和優化能量流、業務流;未來電力市場將有更多的主體參與能源和信息的交換,且各個節點的聯系將更加緊密,對數據的管理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源互聯網的持續發展也要求數據服務的優化升級。電力市場連接著能源生產、傳輸、消費的各個環節,覆蓋了市場交易、電網運行、電力生產、用戶用能等多個領域,數據來源廣泛且規模巨大,在內容上既包涵了市場內部各專業的業務數據,也包括了外部信息,在時間上不僅要容納歷史數據,還要存儲實時數據,在空間上既有分布式能源等微市場數據,又涵蓋各市場之間的交易數據。因此,圍繞數據將有更多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出現,在提供能源服務的同時,需要基于市場的海量數據信息,開展數據挖掘等服務,實現數據價值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