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最重要的用途在于解決電力供需的時間錯配問題。儲能是指通過特定的裝備或物理介質將不同形式的能量儲存起來,其在電力領域存儲的主要是電能。電力系統因為其連續性和隨機性的特點,電力供需錯配可能發生在電力的“發、輸、配、用”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尤其是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還具有明顯的間歇性特點。通過儲能可以為可再生能源實現消納、調頻和削峰填谷的多重功效。
電化學儲能為當下儲能裝機主流方案。當前國內外主要運行的儲能項目仍以抽水蓄能為主,截止 2020 年抽水蓄能在全球儲能的裝機占比高達 89.3%,其次則是電化學儲能,占比達 9.2%,在電化學儲能中又以鋰離子電池為主,占比高達 88.8%。電化學儲能從累計值來看雖然不多,不過在 2020 年新增儲能裝機中,電化學儲能裝機占比卻高達近 73%,是目前主流的儲能裝機技術方案。
遠期看氫儲能,當下看鋰電儲能。通過對多種儲能技術的對比與技術成熟度來看,目前電化學儲能當中的鋰電池儲能綜合性價比最高,這也是鋰電池順理成章成為當下儲能主流方案的主要原因。不過鋰電池能量密度提升目前有其 300Wh/KG 的理論瓶頸,相對氫燃料電池的能量密度極限仍存在不少差距,所以從更長期的角度來看,氫會是儲能的最佳方案。所以儲能技術方面當下期看鋰,遠期看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