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鋰電儲能-電力儲能發展掣肘探討(24頁)

近年來,鋰電池在儲能領域的應用受到廣泛關注。隨著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平價進程不斷推進,新能源裝機容量的不斷提高,新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和不穩定性的特點,由此引發的能源消納問題日益凸顯。建設儲能電站,可用于削峰填谷、提高供電可靠性。儲能可大幅平抑風電間歇性能源的波動;同時風電場電網發生故障時,為不可中斷的重要負荷供電,提高供電可靠性;其次通過儲能削峰填谷,為電力負荷用戶節約用電成本,緩解電網側變壓器負載;此外還可以提高電能質量,提高電網電壓調節能力。

新能源配置儲能的可行性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分別是技術進步、系統成本以及商業模式。過去十余年,伴隨著行業技術進步,儲能投資成本不斷下降。CNESA 數據顯示,儲能電池成本每年以 20-30%的幅度下降,近年來,新能源電站項目儲能招標價大幅降低。2020 年年初以來,風儲項目中標價從2.15 元/Wh 降至 1.67 元/Wh。

從整個電力系統的角度看,儲能的商業化應用場景可分為發電側儲能、輸配電側儲能和用電側儲能三大場景。其中,發電側對儲能的需求場景類型較多,包括電力調峰、輔助動態運行、系統調頻、可再生能源并網等;輸配電側儲能主要用于緩解電網阻塞、延緩輸配電設備擴容升級等;用電側儲能主要用于電力自發自用、峰谷價差套利、容量電費管理和提升供電可靠性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