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力電池深度報告-電池血液-電解液(16頁)

電解液產業鏈。電解液產業鏈涉及較多的化工產品,其上游主要包括氫氟酸、硫酸、碳酸鋰、磷酸等化工原料,中游為各式鋰鹽、脂類溶劑、活化添加劑等,下游以 3C 鋰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為主。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大力發展,動力電池電解液消費量占比已經接近 40%,已經超越 3C 電池排名第一,3C 電池(手機、PC)電解液消費量排名第二,儲能電解液消費量占比較低,但增速較快。

電解液的主要成分。電解液一般由溶質、溶劑、添加劑按一定比例配比而成,其中電解液溶質所占成本比重最高,約占 60%,其作用是保證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有充足的鋰離子實現充放電循環,溶質價格可以顯著影響電解液的價格;溶劑成本占比約 30%,質量占比達 80%以上,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碳酸酯類溶劑;添加劑成本占比 10%,是電解液競爭力差異化的主要來源之一。

高阻抗、低電導率、充放電速度慢:目前固態電解質的電導率遠遠低于液態電解液的水平,離子傳導效率低。高阻抗、低電導率導致電解質導鋰能力差,無法順暢而快速的在正負極之間運送鋰離子,整體固態電池的電池倍率性能偏低,即使在高壓的狀態下充放電效率也大打折扣,這個缺陷需要一定的技術突破來解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