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能源汽車-滿足高效補能訴求(23頁)

在電動汽車發展初期,續航里程不足的矛盾相對更加突出,獲得優先發展。電動汽車購車補貼主要以車輛續航里程以及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為評價指標確定補貼額度,消費者需求疊加政策鼓勵使得在此期間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以及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迅速提高。

相比之下,快充整體發展相對滯后,但趨勢已顯。從 2017-2022 新上市車型平均快充時長基本保持在 0.6-0.7h 之間,未體現出下降趨勢;但最小快充時長自 2020 年開始從 0.5h 下降到0.17h。

單方面追求倍率性能并非技術瓶頸。從現有高倍率電池的產品數據來看,很多容量在 10Ah 以下的小動力電芯已經能夠實現 10C 甚至 20C 以上的充電倍率,這說明對于混動電池、電動工具電池等這類主要需求倍率性能,對電芯容量、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應用場景,做到很高的充電倍率并非技術瓶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