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景氣下游疊加企業產能擴張磁材賡續前行(34頁)

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給磁性材料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 2016 年的 50.7 萬輛提高到 2021 年的 352.1 萬輛,年均增長率達到 47.34%,2022 年 1-9 月實現銷量387.7 萬輛,已超過去年全年銷售量, 9 月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首次突破 30%,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進入規模化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無論從關鍵磁材未來的下游占比還是增長率來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都舉足輕重,影響深遠。磁性材料作為關鍵電子元器件的基礎核心材料,大量應用到了汽車電機、車體、車身底盤和信息部件的各個方面,在汽車工業的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據統計,汽車部件通常有 2 萬左右,其中磁性部件多達數千個。

電動化尚未止步,智能化猶有可為。新能源汽車上半場主要圍繞電動化進行,我們認為電動化更多的是圍繞市場需求提高性價比,降本增效展開,磁材作為電動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肩負著提高能效,降低成本的重任。一方面,企業需要改進現有磁材的性能或是研發新一代磁材,提高飽和磁通密度、矯頑力、電阻率等關鍵指標,從而提高汽車能量的利用率,避免過多的能量損耗,另一方面,磁材制作的電感、電子變壓器都是定制性,需要與客戶溝通,從材料、工藝、機械生產化等方面探索降低成本的可能性。按照新能源汽車補貼相關政策,2022 年 12 月 31 日補貼將終止,如何降低補貼退坡帶來的汽車成本壓力等已成為新能源汽車廠商亟需解決的難題。

磁性材料按功能劃分,可分為永磁材料、軟磁材料和功能性磁材。衡量磁性材料性能的指標主要包括三大系列:穩定性、抗退磁性、抗溫性。永磁又稱硬磁,指磁性材料在經過外加磁場磁化后不易退磁的磁材,軟磁是經過外加磁場磁化后容易退磁的磁材。硬磁和軟磁的區別主要在于矯頑力不同,矯頑力較低的軟磁易于磁化和退磁,較高的硬磁一經磁化很難退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