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光學光電子-電子紙產業逆勢成長(32頁)

電子紙誕生,E Ink 成立推動電子紙量產化應用。電子紙技術概念于 20世紀 70 年代被提出,當時研究人員藉由透明硅樹脂為材料,里面包覆許多帶正負電荷的聚乙烯小單球體,每個球體有黑白兩端。改變電場時,球體就會上下轉動而呈現出黑白兩色以顯示圖案。到了 20 世紀 90 年代,MIT 以透明微膠囊取代原有的小球體,正式確立了電氣泳動式的基礎技術,即當下的電子紙。1997 年 E Ink 公司成立,進一步推動了電泳式電子紙顯示技術的量產化應用。

推進商用化進程,亞馬遜引領電紙書閱讀器發展高潮。2002 年,隨著全球首個電子紙生產基地落戶中國江蘇揚州,電子紙技術進入商用化進程。2004 年,索尼推出了全球第一本采用電子紙顯示的商用電紙書閱讀器 SONY LIBRIéEBR-1000EP。亞馬遜也基于其強大的出版內容,于 2007 年推出了電紙書閱讀器 Amazon Kindle。在亞馬遜的引領下,全球電紙書閱讀器市場在 2009 至 2011年間進入發展高潮期。2012 年,元太科技在收購了友達光電旗下 SiPix 電子紙事業部后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電子紙可量產技術擁有者,并成立了專門的創新應用拓展團隊,大力拓展電子書以外的創新應用消費生態。由此,電子紙開始進入手機、可穿戴產品、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領域。在這一商用化進程中,超市價格標簽、俄羅斯 YotaPhone 雙屏手機、Sony 電子記事本、Sony 可穿戴手環、聯想雙屏筆記本、海信單雙屏電子紙手機等產品先后問世。

B2B 智慧物聯全領域生態建設,下游應用進一步拓展。2018 年開始,隨著電子紙在全球新零售價格標簽領域出貨量接近 5000 萬片,電子紙進入了 B2B智慧物聯全領域生態建設階段。電子紙產業圍繞軟件集成商(SI)、ODM 硬件設備商、周邊配套、渠道等構建了完整的產業生態鏈。通過升級傳統紙張,并將其內容數字化智慧物聯,電子紙的下游應用進一步拓展至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辦公、智慧交通、智慧民航、智慧物流等領域,誕生了電子紙床頭病歷卡、電子紙作業本、電子紙公交站牌、電子紙行李牌等產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