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電子-光學創新引領先機(46頁)

光學創新成手機差異化首選,車載攝像頭賽道寬廣。作為電子產業最重要的下游市場,全球智能機出貨量自 2016 年起逐年微降,2019 年跌破 14 億大關。其背后有滲透率見頂的因素,亦有創新不足難以刺激需求的原因。據 Statista 統計,2019 年手機換機周期拉長至接近 3年。2020 年疫情來襲,手機市場更是受損嚴重,1H20 全球出貨量降幅達 14%。不過,隨疫情的影響消退,手機市場快速恢復正常,根據咨詢機構 IDC 數據,三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 3.5 億部,僅同比下降 1.3%。展望未來,伴隨著疫情之后的消費反彈,5G 滲透率快速提升,2021 年全球手機出貨量有望實現 10%的反彈,長期預計亦將維持在 14 億部的年出貨量上下波動。

詳解攝鏡頭參數,變幻之間多彩盡現。雙攝手機最早于 2011 年開始出現,之后數年眾多廠商皆嘗試推出過雙攝機型,然而當時反響并不佳。2014 年,華為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雙攝手機榮耀 6 Plus,但并未帶來令人驚艷的拍照體驗。隨后華為進一步在雙攝上發力,2016 年,華為與徠卡合作打造的旗艦機 P9 首次配彩色+黑白雙攝后置鏡頭,使拍照質量大幅上升,得到廣泛好評。蘋果則在當年 9 月發布的 iPhone7 plus 中采用廣角+長焦鏡頭,實現光學變焦,由此雙攝機型開始被推廣和普及。三攝方案同樣由華為首發,最早在 2018 年由 P20 Pro 搭載,而四攝則由三星的 Galaxy A9s 在同年首發,開啟了多攝的新時代。

對于旗艦手機而言,品牌廠商追求極致的成像效果,所以會使用越來越大的 CIS 來提高像素尺寸。像素越大,就能捕捉更多光線,從而讓照片擁有更豐富的細節和色彩,尤其是在弱光環境下,也能拍出清晰的照片。提高像素尺寸的最直接辦法就是增加傳感器的大小,以小米 10 至尊版為例,其采用了豪威的 48MP 傳感器 OV48C,感光尺寸高達 1/1.32 英寸,dxomark 拍照評分達到 133 分,直接斬獲評測頭名。為了爭奪高端旗艦市場,CIS廠商也在不斷推出大底高像素的傳感器,以豪威的 6400 萬圖像傳感器 OV64A 為例,該款 CIS 的像素尺寸達到了 1μm,與其 0.8 μm 的 6400 萬像素 CIS 相比,OV64A 的靈敏度提高 60%以上,在低光條件下的性能更加優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