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與 400G 數據中心是雙生式同步發展。當前,全球主要國家正在積極參與 5G 的商用化。運營商正在全速部署下一代網絡設備,為 2020 年及以后的 5G 服務做好準備。4K/8K 高清視頻、直播、視頻會議、VR/AR 等大帶寬的持續發酵醞釀,NB-IoT 等技術引發物聯網產業新一輪增長,海量移動設備的接入,應用端的發展正指向著流量的大爆發。在當下 5G 應用尚未大規模興起的情況下,依靠高清視頻、AR/VR 等既有業務,韓國在5G 推出半年的時間點,實現了流量近 3 倍增長(DOU 從約 8G 到 25G),結合近期不斷涌現的新型應用(如一夜爆紅的 AI 視頻換臉 ZAO),我們預計在 5G 時代隨著高寬帶應用的逐步落地,流量的爆發將會是數十倍的量級。
云成為大趨勢,大型數據中心規模繼續增長。根據 Synergy Research 數據顯示,2018 年年底全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數量已經達到 430 個,美國占據其中 40%。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增長勢頭不減,公司收入每年平均增長 24%,而資本支出增長則超過 40%——其中大部分用于建設和裝備數據中心。據思科預測,2021 年全球數據中心流量將增長到每年 20.5ZB,且 95%的數據中心流量將是云流量。在即將到來的 5G 時代,流量的爆發將匯聚成數字海嘯。過去幾年,海外云廠商經歷了從需求爆發到去庫存的周期輪回,但隨著 5G 到來,我們認為,數據中心的需求增長仍是確定性的。近期市場擔心四季度海外能否起量也僅是短期維度的壓制因素,隨著 2020 年 5G 整體起量,大型數據中心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
大型數據中心葉脊架構已成主流架構,新的交換模式可以帶來更低的延時,傳統三層架構退出歷史舞臺。首先大型云廠商在即將到來的 5G 時代,以及云進程的進一步深入加速,大型云廠商數據規模越來越大,數據中心內部東西向流量已然占據主導地位,更適于數據中心內部數據交互的扁平胖寬的葉脊架構已成為數據中心的首選。葉脊架構使得數據中心規模變得更大、更扁平化,這使得整個數據中心需要更多的交換機,交換機之間也需要更快的傳輸速率以及更高的光纖覆蓋率來滿足內部海量流量的互通。我們在近期國內市場的走訪中已經越來越多聽到關于葉脊架構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