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供應,尤其是天然氣進口。2019 年,俄羅斯的能源生產占全球石油供應量的 12%,煤炭的 5%,天然氣的 16%。歐洲尤其依賴俄羅斯進口天然氣,2020年,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量占歐洲天然氣進口量高達 35%,占其一次能源消費量的 11%。2021年,俄羅斯占其能源進口總額的 23%,是歐洲最大的能源商品供應國。歐洲大國中,德國和意大利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度最高。
俄羅斯限制對歐天然氣供給,歐洲開源節流、囤貨備冬。2019 年 10 月至今,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量已下降超 80%。2022 年 1-5 月,歐洲天然氣總消費量同比下降 11%。為保障今冬供氣,歐盟正努力大量進口 LNG,補充天然氣庫存,以完成 11 月前庫存 80%目標。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數據顯示,截至 9 月 5 日,歐盟天然氣儲氣率達到 81.9%,其中德國儲氣率達到 86.1%,接近往年平均水平。儲氣率達到 100%僅能滿足歐洲冬季兩個多月的高峰需求,剩余的需求將需要在冬季連續數月從俄羅斯以外進口來滿足。9 月初北溪 1 號在經過了 3 天的維護之后,管道無限期關停,9 月 26 日,北溪 2號運營商報告管道壓力出現下降,隨后丹麥能源局宣布位于該國海域的“北溪 2 號”管道一處可能發生泄漏,隨后“北溪 1 號”運營商,也報告管道出現壓力下降,瑞典海事局警告“北溪 1 號”管道發生兩處泄漏,一處位于瑞典海上專屬經濟區另一處位于丹麥海上專屬經濟區。北溪線路的泄露可能導致其在較長時間內不能恢復正常供應,歐洲能源危機可能進一步加劇。
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價格大幅上漲。俄烏戰爭爆發后兩周內,歐洲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價格分別大幅上漲40%、130%和180%。歐洲天然氣報價在8月創下了最高點,隨后從最高峰350歐元/MWh回落,但仍高于2021年冬季高點和2022年初俄烏沖突伊始的高點,當前價格大約是2021年夏季約20歐元/MWh的近10倍左右。歐洲電力結構中,氣電在化石能源發電中居于首位,因此天然氣價格同步推高歐洲電價,夏季熱浪推動歐洲制冷需求,由于缺乏可再生能源發電、核電以及高天然氣成本,歐洲各國8月電力現貨市場均價最高超過300歐元/MWh,數倍于2019年年底的50歐元/MWh。目前,歐洲電力現貨市場價格從最高點回落,仍顯著高于去年同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