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以“座艙”+“底盤”上下兩大智能化系統為核心組成。智能座艙作為與駕乘人員直接接觸的硬件與生態,更容易被消費者感知,且技術門檻相對較低,是各大主機廠現階段差異化布局的重點。智能座艙聚焦人機交互,核心是讓車更懂人,新增搭載尺寸更大的中控屏、中控娛樂系統、液晶儀表盤、抬頭顯示系統(HUD)等,能夠實現多模態交互、地圖導航服務、豐富車機娛樂內容和生活服務信息等功能。智能座艙的前期技術積累較為成熟,量產落地已經全面鋪開,目前處于滲透率加速上行的成長期。
智能座艙從車內看,是座艙內飾、座艙電子產品的綜合創新、升級和聯動。同時也將與其他的智能終端設備:比如智能手機、手表等實現互聯,進而與智慧家庭、智慧辦公等場景無縫銜接,作為萬物互聯的重要一環,助力互聯的全面打通,最終目標是將汽車由單一的駕駛、乘坐工具升級為一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智能移動空間”。該空間有望成為除住宅、辦公場所之外的第三個基本生活空間,能夠滿足消費者社交、學習辦公、訂餐、路線規劃、旅行決策等豐富多樣的生活場景要求。
從車外看,智能座艙將通過車聯網、無線通信、遠程感應、GPS 等技術,與車外的各項基礎網聯設施、聯網設備實現 V2X(Vehicle-to-Everything)聯結。感知交通信號、路況、車外娛樂生活場景信號,助力自動駕駛感知層和決策層的工作,進而推動高階自動駕駛的實現。除此之外,為了提高座艙 AI 算力,模擬人的思考、更懂人、感知人,從而主動精確地提供服務,座艙內部的決策運算工作也將擴展至車外,在車載芯片外建立獨立感知層,由云端計算中心統一提供 AI 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