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硅料是光伏發電系統的核心原材料。光伏硅料,即太陽能級多晶硅(SoG-Si),是光伏產業鏈中最上游的原材料,為帶有金屬光澤的灰黑色固體,具有熔點高(1410℃)、硬度大、有脆性、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等特性,且具有半導體性質,是極為重要的優良半導體材料,被稱為光伏產業鏈中的“黑金”。從光伏硅料的必要性來看,光伏發電的原理是光生伏特效應和 PN 結,光伏電池片的基本構造是由 P 型與 N 型半導體接合而成,而半導體最基本的材料便是硅元素,因此硅料是決定了光伏系統發電能力的核心原材料;從光伏硅料的重要性來看,硅在自然界中一般以硅酸鹽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自然界中幾乎不存在單體硅,多晶硅作為以工業硅為原料提純后達到一定純度的硅材料,起到了優秀的中間品作用,有效推動了產業的快速發展。
多晶硅由工業硅提純制成,根據純度可分為冶金級、太陽能級和電子級。工業硅又稱金屬硅,是由石英和焦炭在電熱爐內冶煉成的產品,硅含量一般在 99%以上(2N),其余雜質為鐵、鋁、鈣等,是多晶硅的上游原材料。目前多晶硅的制備技術主要包括化學法和物理法,化學法為當前主流工藝,約占全球產量的 80%;物理法又稱為冶金法,類似于金屬冶煉提純過程。純度是多晶硅品質的主要評判指標,當前多晶硅按純度由低到高可以分為:1)冶金級多晶硅(MG-Si),一般含硅量為 99.999%~99.9999%(5N-6N),主要應用包括航空、尖端技術、軍事技術部門的特種材料以及建筑、紡織、汽車、機械等領域;2)太陽能級多晶硅(SoG-Si),純度介于冶金級硅與電子級硅之間,一般在 99.9999%~99.9999999%(6N-9N)之間,主要應用為光伏晶硅電池;3)電子級多晶硅(SEG-Si),一般要求含硅量達到 99.9999999%以上(9N 以上),主要應用于半導體硅片的生產。
從產品形態來看,可將光伏硅料分為棒狀硅和顆粒硅兩類。當前主流的多晶硅生產技術主要有改良西門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產品形態分別為棒狀硅和顆粒硅,其中改良西門子法的生產工藝相對成熟,棒狀硅產品目前為行業主流,2021 年市占率達到 95.9%;2021 年硅烷法顆粒硅產能和產量小幅增加,市占率同比提升 1.3 pct 達到 4.1%。從未來看,若顆粒硅的產能進一步擴張,且隨著生產工藝的改進和下游應用的拓展,其市場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