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測序技術是生命科學的基礎技術。基因測序技術(DNASequencing),是指獲得目標DNA 片段堿基(包括腺嘌呤 A、胸腺嘧啶 T、胞嘧啶 C 與鳥嘌呤 G)排列順序的技術。在基礎生物學研究,以及包括醫學診斷、生物技術開發、法醫生物學、系統生物學、微生物學等不斷拓展的多個其他應用領域中,基因測序技術已成為極其重要的專業技術之一。現代基因測序技術已經能幫助科學家獲得人類基因組以及其他許多動植物和微生物物種的完整 DNA 序列。
高通量測序技術是目前主流的測序技術。1977 第一代測序技術被發明,一代測序使用雙脫氧鏈終止法(Chain Termination Method),只能讀取獲得一條長度在 700 至 1000 個堿基的序列,無法滿足現代科學研究的需求。高通量測序技術(High-through put sequencing)的發明克服了第一代測序技術的缺點,以其通量高、準確性高等優勢促進了個人全基因組測序成本從數十萬美金降低至數百美金,從而促進基因組學的臨床推廣。高通量測序技術通量高,在大幅降低了測序成本的同時又保持了較高的準確性。除一代測序技術與高通量測序技術之外,單分子測序技術亦為一種測序選擇,該技術的特點是無需對 DNA 模板進行擴增。單分子測序技術與高通量測序技術相比,雖然讀長較長,但是成本與準確率無法同時達到相近水平。因此,高通量測序技術是目前基因測序技術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普及的主要推動力,在較長時間內仍將保持主流測序技術的地位。
一級市場投入不斷加碼,應用市場成熟提升 IPO 數量。據醫藥魔方數據,2013-2021 年,全國基因測序融資事件 744 起,涉及金額 691.9 億元。單次平均融資金額 0.93 億元。基因測序行業整體投融資規模呈現明顯上升態勢,2020 年在新冠爆發的影響下,分子檢測行業投融資市場持續火熱,基因測序行業因此收益,2020 年投融資額較 2019 年增長了 2倍。2017 年是基因檢測行業 IPO 的爆發之年,在華大基因的影響下基因檢測概念逐漸深入人心,隨著基因檢測下游應用市場的逐漸成熟,基因檢測行業公司 IPO 逐漸增多,如腫瘤檢測相關公司泛生子、燃石醫學及專注測序服務的諾禾致源及美因基因等公司的上市使基因檢測概念在二級市場景氣度不斷提升,行業市場空間可觀。